4
代課老師
“40年之前,我們共同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也共同體驗考試的緊張。我們班一直是年級中的優(yōu)秀班,我們?yōu)榇烁械阶院?,感到驕傲?/p>
那時的我們風華正茂,朝氣蓬勃,充滿活力,同窗齊集,是最有緣分的相遇;同窗身影,是最靚麗的倩影;同窗時光,是最美麗的風景;同窗歲月,是最美好的回憶。
我們互相尊重、團結友愛,沒有恭維和吹捧,沒有冷漠和炎涼,沒有謊言和欺騙,只有最難忘的師生情,最堅定的同學情?!薄安还軞q月多么滄桑和艱辛,但我們的師生之情都難以磨滅,難以忘懷,回首望,人間冷暖,世風炎涼,讓人難舍的還是師生情、同學情?!甭犕晖踉仆瑢W講的故事,孫建安同學接著說道:
長江東西走向,龍游河南連長江,北接大海。河面彎曲狹小,因為與長江相通,就算是盛夏,河里的水也是清涼透骨。到了冬天,因為江水川流不息,氣溫又不太低,河水也凍不起來。
江河如此多嬌,除了運輸方便之外,更為主要的是水產(chǎn)豐富。每逢雨季,大水由農(nóng)田流入河中,又從龍游河南流入江。任你暴雨傾盆,太陽一出來,立即恢復如初;又或者數(shù)月不下雨,因為臨近江河,土地也不可能干涸。因此不管天氣如何變化,如皋始終旱澇保收!
在龍游河與長江交接處有個楊家莊,因為緊靠長江,這里有廣闊的蘆葦灘。那望不到盡頭的齊刷刷的一片翠綠,翻卷出一浪又一浪綠波,層層推向水天相接的白云深處。這里水草從生,天上白鷺、天鵝飛來飛去;地上野雞、野兔繁衍生息;更有那魚蝦蟹鱉,在水邊游來爬去。這里空氣清新,環(huán)境優(yōu)雅,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
魚、蟹有個特性,喜歡逆流而上,不喜歡隨波逐流!做人這是好品質,做魚那就是犯傻!每逢下雨,水往低處流,魚往高處游!等到雨停水止,路邊上,農(nóng)田里,到處都是魚蝦蟹鱉,不須任何工具,赤手便可以撿上幾斤,加點油鹽,足夠一家人吃上幾天。如果將河段任何地方筑上兩個土壩,將壩中水抽干,每次都能捕上幾十斤魚蝦。捕完將壩挖掉,過幾天再筑再抽,又能捕上幾十斤!魚蝦從長江游來,可以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我的父親當了一輩子農(nóng)民,種了一輩子田,履歷簡單得像一張白紙,如果用四個字來概括他的人生,那就是“毫不起眼”。但是從小到大,父親用他的勤勞善良養(yǎng)育我們長大,父親是天,父愛無邊。
在那些難以果腹的拮據(jù)日子里,早飯一般是用少許米和菜、土豆攪合在一起熬成的雜拌粥,給我另開小灶用小米做粥,相比之下我的飯非常金貴。逢年過節(jié)偶爾吃一頓肉能讓我興奮好幾天,父親總是搶著啃用刀子也刮不下多少肉的骨頭,他老說骨頭好吃,我當時真的以為骨頭好吃,其實父親是想讓我們吃肉時能夠心安理得。
那年頭地里的收成看老天爺?shù)哪樕?,家里的收入得勒緊褲帶省著。為了補貼家用,父親養(yǎng)了一只小羊羔,出工時帶著鐮刀和繩子,回家路上再捎帶著打草,日復一日硬是把羊兒喂大了。臘月來了,年關也近了,逢年過節(jié)正是農(nóng)家最需要錢的時候,父親就賣了老羊過年用,再接著養(yǎng)老羊生下的三只小羊。
這個世界上勤勞可以創(chuàng)造財富,而且勤勞本身就是一筆財富。父親這一輩子別無長技,勤勞卻是有目共睹。他的汗水和勤勞,也是我們一家能夠熬過那段艱難歲月的法寶。
父親雖然身體瘦弱,卻是家里的頂梁柱,幾乎所有的重體力活都留給了他。推磨、喂豬、掏豬圈這些活兒他責無旁貸。特別是農(nóng)忙時碾場,都要自己推巨大的石碾。父親在前面拉,我在后面推,一圈又一圈,一會就大汗淋漓氣喘吁吁。父親臉上的皺紋成了汗水流淌的通道,橫七豎八地淌滿了臉龐。但他從沒說過一個“累”字。
父親也是田里的一把好手,除了隊里分的自留地,還見縫插針地把墳邊荒地開墾出來精耕細作,和他穩(wěn)妥的性子一樣,父親侍弄莊稼仔細認真,鋤草、澆地一絲不茍,一樣不漏。
父親沉默寡言,很少打我罵我,可我就是怕他。只要他一看我,我就覺得他的眼神跟刀子一樣,渾身發(fā)寒。
我不知道別的父子如何相處,我只知道我跟父親之間好像隔著一道看不見的薄膜,想親近卻又有些畏懼。
我們如皋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每年過了清明、谷雨,氣溫漸漸回升,降雨明顯增加,萬物就進入旺盛的生長季節(jié)。尤其過了五一節(jié),早上四點出頭天就亮了,白天更像是完全換了季,房屋、樹葉在陽光照耀下亮得刺眼,柏油馬路泛起粼粼白光,而空氣中明顯彌漫起陣陣熱浪,一切都是夏天的模樣。
不久窗外就傳來布谷鳥的啼鳴,人們說它叫的是“麥收割割”,聽起來也象。布谷鳥一來,也就意味著農(nóng)忙季節(jié)來了。
在如皋,油菜是家家戶戶必種的作物,一年到頭吃油都靠它。油菜籽不能等熟透后割,否則干脆的菜籽會掉到地里。八成熟的時候割最好。割油菜得靠手工,根根枝丫割下來,先聚攏在一塊舊被單或花油布上,再蓋上油布悶幾天才打。油菜割完,還得拔油菜桿。遇到下雨天泥土松軟還好,要是連續(xù)幾天干旱,泥土干涸板結,油菜桿就像樹根一樣長在地里。這時候只能夠用鐵鍬挖。
打油菜必須選擇天氣晴好的時候,而且太陽越暴烈效果越好。掀開油布,把油菜枝丫在上面鋪好,曬上兩個小時,就可以用連桿拍了。一遍拍完,把枝丫翻過來再曬個把小時,然后再拍一遍。揀掉拍碎的枝丫籽殼,再把菜籽和碎屑的“混合物”一簸箕一簸箕地端到屋山頭的風口揚塵,直到把碎屑塵土揚盡,剩下清一色的油菜籽,打油菜的工序才算結束。
收完油菜之后便是收小麥、大麥、玉米,然后栽秧苗、插秧。栽完秧苗后要天天起早放水、關水、施肥、打藥水、拔水草。有些水草看起來象水稻,拔掉后又生,前后得拔好幾茬才行。接著還要種黃豆、芋頭、花生、棉花。。。。。。一晃夏天過去了,秋收秋播又到了眼前,也就是收稻子、種麥子、種油菜,一年長兩熟或三熟。
種地辛苦,可是年底算算賬,種子買了多少錢、化肥買了多少錢、農(nóng)藥買了多少錢、請收割機花了多少錢?最后糧食賣了多少錢,最后發(fā)現(xiàn)本錢都沒收回來,更不要說人工錢了??墒翘澅疽驳梅N啊,總不能讓它荒著呀。
1986年9月,楊校長介紹我去大明中學代課。
那時候桃園鄉(xiāng)和大明鄉(xiāng)之間不通汽車,要去大明的話,要么騎自行車,要么先坐公交到磨頭鎮(zhèn),再從磨頭鎮(zhèn)坐到大明,很不方便。
可是我家里只有一輛自行車,父親叫我坐公交去,我只好向公路邊走去。
到了路邊,正好遇到高中時的同學朱新民。他問我到哪里去,我說去大明中學代課。朱新民高中畢業(yè)后販羊為生,他買了一輛摩托,這幾天正好沒生意,便說送我去學校。我一聽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