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關就算被攻破了,還有潼關在,可謂是穩(wěn)坐釣魚臺了。
西涼的穩(wěn)定就在于陸明的羌族聲望已經圓滿了,所以羌族不反叛,西涼就很安定。
重新接通了絲綢之路后,那邊的西域小國更是不敢造次,一些只有不到萬人的縣城,也敢叫一國之主,真是笑掉人大牙。
徐庶和賈詡對視了一眼,都是哈哈一笑。
“丞相,你請?!?/p>
“不不不,還是徐尚書請吧。
這件事還得徐尚書來負責,老朽從旁協助即可?!?/p>
賈詡還是一貫的明哲保身作風,就是什么都不想沾……
而且當丞相已經很累了。
他現在都是巴不得培養(yǎng)一些底子來,給自己分擔分擔壓力。
陸明看到賈詡的老樣子,心里還是有點無奈,這家伙就是這樣,一點都不想要擔當,哪怕是當丞相了,還是這個樣子。
不過也正是因為賈詡如此,所以跟百官的相處都很和諧……
而且分內之事,就沒有出過岔子。
徐庶點了點頭,看著陸明笑道:“主公,前些日子,有一位說客名士到訪長安,恰好我出面跟他談了一番,他也愿意效忠秦國。
此人正是平原名士,禰衡!”
“禰衡?”
陸明一聽,表情有些古怪,因為這個禰衡可是三國的幾個著名噴子之一。
比起陳琳這種罵人不帶臟話的文雅,禰衡可是能夠把人氣的恨不得殺之而后快。
當年禰衡才二十歲,孔融已經四十,但兩人還是結交為朋友。
孔融上疏向漢獻帝推薦禰衡。
孔融很深愛他的才華,多次向曹操稱贊他。
曹操也想見他,但禰衡一向看不起、厭惡曹操,就自稱狂病,不肯前往……
而且對曹操還多有狂言。
曹操因此懷恨,但因為禰衡的才氣和名聲,又不想殺他。
曹操聽說禰衡擅長擊鼓,就任命他為鼓史(鼓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