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6章
羊毛問題
白智宸謀略不及,分明是兵不血刃的計策,為何白雋覺得朝中會反對呢?
白雋繼續(xù)道:“家中的毛衣、呢子衣能穿的都穿出來,讓并州城里的人都看看?!?/p>
白良平一縮脖子,輕聲嘀咕,“三哥,這時節(jié)穿凍得慌?!?/p>
四處漏風的毛毛衣裳,扛不住冬日的寒風。
白雋:“那就穿里頭,進了屋子總要脫外套的。”
白良平連連點頭,“說的是。”
白雋著重道:“讓俊俏的穿!”
好歹做了幾十年兄弟,白智宸知道白雋有點看臉的毛病。遲疑道:“三哥,不必這般厚此薄彼吧!”
穿個衣裳還分三六九等。
往常秋日穿毛衣,皆是因為那是并州的新鮮花樣,且是長安親戚送來的一片心意,代表潮流風尚。
白雋以過來人的經(jīng)歷諄諄教誨,“恒榮祥初創(chuàng)時,何嘗不是緊著三娘夫婿來,不就是因為他長得好看么!”
“千牛衛(wèi)的人買料子,最是殷勤伺候,你說為甚?”
顏值,是一門經(jīng)濟。
這都是有成功經(jīng)驗的。
一番話句句在理、字字珠璣,讓兩人齊齊低頭,思量自己到底算好看還是不好看那一波。
白雋輕聲道:“明日二郎請李玄玉來做客,細談羊毛之事,你們也來聽聽。”
紙上說得再輕巧,終究需要實踐。
而李君璞是唯一有實踐經(jīng)驗的人。
往常日理萬機的白雋特意空出半日時間陪兒子會客。
做客是李家叔侄兩人,但李弘業(yè)有白勇達等白家子侄相伴嬉戲,真正在堂內(nèi)安坐的只有李君璞。
畢竟做的是同一門生意,白家在北地樹大根深,遠比李君璞在代州一地折騰更便利。
李君璞并不藏私,“首要的難點是找到草原上那些部落牧民和他們的羊群,春日順著商隊的路線出關,或許會遇上幾個小部落。”
“假以商隊的名義,用鹽、布帛交換羊毛。普通牧民對商隊總是抱著幾分善意,換的又是他們不大用得著的羊毛,這筆生意自然做得?!?/p>
草原上的牧民,即便牛羊成群,卻難得一嘗肉味,更多時候是以奶制品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