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康那孩子的長相和他記憶里兩個兒子幼時的模樣相像。
在火車上他犯病快要昏厥的那一刻,迷迷糊糊中他透過康康那孩子仿佛看到了他的孩子……
小孫屏住呼吸,不敢接話。
他知道首長的過去,那是一段浸透了血與火的悲壯歷史。
首長的妻子早逝,兩個兒子更是早在抗戰(zhàn)最艱苦的年代,先后犧牲在了戰(zhàn)場上。
一個十七歲,一個才十五歲……
連張清晰的照片都沒能留下。
從此,首長便孑然一身,將全部精力都投入了工作,把對家人的無盡思念和傷痛深深埋藏在心底,從不輕易示人。
如今看到別人家兒孫繞膝,對他而言,是何等殘酷的提醒和刺痛,卻又帶著一絲苦澀的慰藉。
李振邦深吸一口氣,強行將翻涌的情緒壓下,恢復(fù)了平時的冷靜,但語氣卻柔和了許多。
“打聽一下那家人喜歡什么。等我身體好些,能走動了,備一份厚禮,我們親自上門去謝謝人家的救命之恩。尤其是那個孩子……叫康康的,要好好謝謝他?!?/p>
“是,首長!”
小孫立刻應(yīng)道。
“我這就去辦。您先好好休息。”
小孫輕手輕腳地退出病房,輕輕帶上門。
病房內(nèi),李振邦獨自一人,目光再次投向窗外。
陽光透過玻璃,照在他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臉上。
他仿佛又看到了火車上那個沉著冷靜、眼神清澈的小男孩的模樣。
那孩子專注認真的神情,莫名地和他記憶深處某個模糊的身影重疊了起來……
他輕輕嘆了口氣,那嘆息聲里,包含了太多無法言說的情感。
有對逝去親人的無盡思念,有對命運弄人的無奈,更有對那意外闖入他生命、帶來生機與溫暖的一大家子的好奇與感激。
他期待著,身體好轉(zhuǎn)的那一天,親自去那個充滿煙火氣的安家看一看,去當(dāng)面謝謝那個叫康康的孩子,也去看看……
那些和他記憶中兒子年紀相仿的、鮮活的生命。
這對于一位孤獨的老人來說,或許是一次苦澀卻又充滿渴望的旅程。
而這一切,安青山和林素素一家,還全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