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安青山很快返回那個街口市場,找到了負責(zé)管理的一個街道辦事員,遞上煙,客氣地說明了來意。
辦事員見安青山說話爽快,又是賣些不常見的手工藝品。
也沒多刁難,以一個很實惠的價格,將市場入口處一個不算太大但位置還不錯的小攤位租給了他,安青山先租了兩個月。
攤位搞定,安青山心情大好,立刻又去搗鼓他的展示架。
他弄來一些粗細均勻的竹竿和結(jié)實的麻繩,自己動手,綁了一個可拆卸、分層多的立體展示架,又找來一大塊素色的粗布鋪在攤位上,顯得干凈又質(zhì)樸。
萬事俱備,只等寨子村的東風(fēng)了。
……
五天后,安青山一大早就去了火車站貨運處,順利取到了那幾個沉甸甸的大箱子。
回到家,兩人迫不及待地打開。
當看到六十件精心制作的編織樣品后,連林素素都忍不住驚嘆出聲。
說是六十件,其實還有多寄來了幾件。
秋菊和大娘帶著寨子村的媳婦們,不僅完美地復(fù)刻了圖紙上的設(shè)計,甚至在細節(jié)處理上更有靈氣。
玉米皮染出的顏色古樸雅致,與各種布料的搭配恰到好處,那些小動物擺件更是惟妙惟肖,憨態(tài)可掬。
每一件都凝聚著這些女人們巧思。
“太好了!這質(zhì)量,絕對拿得出手!”
安青山信心倍增。
“也不知道春耕他們是怎么和村里人說的,這些樣品咱們還沒給錢,秋菊春耕一定廢了不少心思才說動村里人?!?/p>
林素素在一旁感嘆。
實際上,沒有林素素想的這么困難。
孫美霞在村里一嗷嗷,說她侄媳婦林素素和侄子安青山去海市弄大生意了,先找?guī)讉€人試試活,干得好的人以后就等著發(fā)大財吧!
這么一嗷嗷,村里女人爭先恐后。
都不用趙小倩動員就都來報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