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蓮花帳里的新寵:面如傅粉的少年郎
武周圣歷二年的洛陽宮,迎仙宮的蓮花帳成了整個帝國最神秘的所在。帳幔用蘇杭進(jìn)貢的云錦織成,上面繡著朵朵白蓮,每片花瓣都用珍珠鑲嵌,夜里會發(fā)出幽幽熒光。帳中檀香裊裊,一個年近七旬的女人斜倚在九曲龍床上,身邊站著兩個面如冠玉的少年——他們便是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此時正用金湯匙喂她吃著嶺南進(jìn)貢的荔枝。
武則天看著眼前這對孿生兄弟,眼角的皺紋似乎都舒展開了。張易之穿一身紫袍,腰間系著玉帶,鬢角插著一朵白蓮花;張昌宗著緋紅官服,頸間掛著西域進(jìn)貢的祖母綠項鏈,兩人容貌昳麗(yi
li),舉止柔媚,比后宮嬪妃更添幾分風(fēng)情。這場景若被朝堂上的老臣看見,怕是要?dú)馔崃撕印l能想到,開創(chuàng)“政啟開元”的女皇帝,晚年竟沉溺于這般風(fēng)月?
張氏兄弟本是定州義豐人,父親張希臧曾做過縣令。兄長張易之“年二十余,白皙美姿容”,弟弟張昌宗“面似蓮花,性尤辯慧”(《舊唐書·張易之傳》)。他們能入宮,還得感謝太平公主的“舉薦”。當(dāng)時武則天年事已高,后宮空虛,太平公主為固寵,便將張昌宗獻(xiàn)給母親,又說“臣兄易之器用過臣,兼工合煉”(《控鶴監(jiān)秘記》),意思是哥哥張易之更有本事,還擅長煉丹。武則天一聽,立刻宣張易之入宮,果然一見傾心。
二、從控鶴監(jiān)到奉宸府:男寵的權(quán)力升級
張氏兄弟入宮后,武則天先是封他們?yōu)椤胺铄反蠓颉保髞碛X得不夠,又專門設(shè)立“控鶴監(jiān)”,以張易之為正監(jiān),張昌宗為副監(jiān),掌管內(nèi)廷宴飲之事。這控鶴監(jiān)表面上是文藝機(jī)構(gòu),實則成了二張的“私人會所”。他們在里面召集文人雅士,說是吟詩作賦,實則飲酒作樂,甚至讓官員們扮成仆役,供他們?nèi)贰?/p>
《新唐書·張易之傳》記載:“易之、昌宗飲宴,使諸宰相公卿皆執(zhí)轡服馬,號為‘控鶴奴’?!边@里的“執(zhí)轡服馬”就是牽馬駕車,堂堂宰相竟成了男寵的馬夫,可見二張權(quán)勢之盛。更荒唐的是,武則天還命人在控鶴監(jiān)里修建“三教殿”,讓張易之坐在中間,左邊坐孔子,右邊坐老子,自己則坐在下首,號稱“三教歸一”——這哪里是尊崇教義,分明是給男寵抬轎子。
為了讓二張名正言順地留在身邊,武則天又將控鶴監(jiān)改為“奉宸府”,意為“奉侍帝王居所”,任命張易之為奉宸令,張昌宗為秘書監(jiān)。她還讓張昌宗“修飾容貌,衣以錦繡”,乘坐金碧輝煌的馬車在洛陽城里招搖過市,百姓們遠(yuǎn)遠(yuǎn)看見,都竊竊私語:“看,那就是武則天的‘六郎’。”(注:張昌宗排行第六,時人故稱“張六郎”)
三、宋璟(jing)怒闖蓮花帳:御史大夫的硬骨頭
二張得寵后,開始干預(yù)朝政。他們的母親韋氏和弟弟張昌期、張昌儀都被封官賜爵,連家里的仆人都敢在街上橫行霸道。張昌儀做洛陽令時,曾在早朝路上遇到一個姓薛的候補(bǔ)官員,那人遞上賄賂的金箔,求他幫忙謀個官職。張昌儀隨手把名帖交給吏部侍郎,說:“給這個人安排個好差事。”吏部侍郎不敢怠慢,立刻照辦——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金箔求官”典故(《朝野僉載》)。
這種無法無天的行為,終于惹惱了剛正不阿的御史大夫宋璟。宋璟此人,以直言敢諫著稱,連武則天都敬畏他三分。有一次,張昌宗私自向相王李旦的府中派遣親信,宋璟得知后,立刻上奏彈劾:“張昌宗潛圖逆亂,罪當(dāng)處死!”武則天看了奏章,只是淡淡說:“卿且退,朕自有處斷?!?/p>
宋璟卻不肯罷休,他跪在殿外不走:“陛下若不懲處張昌宗,臣不敢退朝!”武則天無奈,只好召張昌宗前來,讓他向宋璟道歉。張昌宗磨磨蹭蹭地走到宋璟面前,想行個禮就算了,誰知宋璟猛地站起來,厲聲道:“公何得爾!”(《資治通鑒》)意思是你算什么東西,也配讓我接受你的道歉?張昌宗嚇得臉色發(fā)白,縮在武則天身后不敢出聲。
更驚險的一幕發(fā)生在長安元年。當(dāng)時武則天病重,住在迎仙宮,不見外臣,只有二張在身邊伺候。宋璟擔(dān)心二張趁機(jī)作亂,便帶著御史臺的官員闖入迎仙宮,正好撞見張易之在蓮花帳外踱步。宋璟指著他怒斥:“張易之,你私闖內(nèi)宮,意圖不軌,跟我去御史臺受審!”
張易之嚇得魂飛魄散,躲進(jìn)帳中向武則天求救。武則天知道宋璟是忠臣,又不好得罪,只好隔著帳幔說:“宋卿,易之等只是伺候朕的病體,并無他意,你先回去吧?!彼苇Z卻梗著脖子說:“陛下若不治二張之罪,臣今日就死在這里!”后來還是宰相楊再思怕鬧出事來,硬把宋璟拉走了(《舊唐書·宋璟傳》)。
四、李旦府中的血案:太子賓客的冤魂
二張的跋扈,不僅針對朝臣,甚至危及皇室。長安二年,發(fā)生了一起震驚朝野的血案:太子李顯的長子李重潤、女兒永泰郡主李仙蕙及其夫婿魏王武延基,被武則天賜死在洛陽宮中。表面上看,這是因為他們私下議論“二張亂政”,實則背后另有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