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35年,在克魯倫河畔的忽里勒臺大會上,窩闊臺汗(成吉思汗第三子)用他那標(biāo)志性的大嗓門宣布了一項決定:"父汗(成吉思汗)的大業(yè)要繼續(xù)下去,讓太陽照耀的地方都成為我們的牧場。"臺下的宗王貴族們紛紛點頭,沒人敢說半個不字——畢竟這位大汗雖然不如成吉思汗能打,卻完美繼承了老爹"說一不二"的脾氣。
這次大會的核心議題,是發(fā)動一場規(guī)??涨暗奈髡?。按照窩闊臺的安排,這次出征由各部首領(lǐng)的長子帶隊,史稱"長子西征"。領(lǐng)銜的是術(shù)赤(成吉思汗長子)的長子拔都,輔佐他的是老將速不臺——這位從成吉思汗時代就南征北戰(zhàn)的名將,此時已經(jīng)六十多歲,卻依然能跨馬揮刀,堪稱蒙古版"黃忠"。
之所以讓拔都當(dāng)統(tǒng)帥,窩闊臺有自己的小算盤:術(shù)赤一支常年駐守在中亞,對西邊的路況熟;而且拔都這小伙子雖然年輕(當(dāng)時不到三十歲),卻繼承了術(shù)赤的沉穩(wěn),跟各位堂兄弟關(guān)系也處得不錯。更重要的是,窩闊臺把自己的長子貴由、拖雷的長子蒙哥都派去當(dāng)副手,美其名曰"歷練",實則是想讓親兒子盯著這支大軍——畢竟兵權(quán)這東西,握在自家人手里才放心。
1236年春,蒙古西征軍正式開拔。這支軍隊到底有多少人?史料沒說準(zhǔn)數(shù),不過從后來的戰(zhàn)績看,至少有十五萬。這十五萬人里,有擅長騎射的蒙古本部騎兵,有熟悉攻城的畏兀兒(即維吾爾族先民)工匠,還有被征服的欽察部落騎兵——簡單說,這是一支配備了"特種兵+工程兵+雇傭兵"的混合部隊,目標(biāo)直指里海以北的欽察草原和更遠(yuǎn)的斡羅思(即俄羅斯)。
第一個倒霉的是不里阿耳(伏爾加河流域的部落)。蒙古軍沒費多少力氣就拿下了他們的都城,原因很簡單:不里阿耳人還在用木頭筑城,而蒙古人帶來了回回炮(巨型拋石機(jī))。這種武器在后來的襄陽之戰(zhàn)中大放異彩,此時用來砸木頭城,簡直是"殺雞用牛刀"。
接著遭殃的是欽察人。欽察部落的首領(lǐng)八赤蠻是個硬骨頭,帶著部眾跟蒙古軍打游擊,今天搶個糧草,明天襲個輜重,把拔都?xì)獾弥绷R娘。最后速不臺想出個主意:派一支小隊假裝撤退,把八赤蠻引誘到伏爾加河的一個島上,然后連夜架浮橋渡河,趁欽察人慶祝"勝利"時一鍋端。
八赤蠻果然上了當(dāng)。被俘虜后,這老兄還挺有骨氣,對拔都說:"要殺便殺,別讓我跪著!"拔都倒也佩服硬漢子,下令"賜他不流血而死"——也就是把他裹在氈子里活活踩死,算是蒙古人對勇士的"特殊優(yōu)待"。
解決了欽察草原,蒙古軍的下一個目標(biāo),是分裂成一堆小公國的斡羅思。當(dāng)時的斡羅思人大概沒想到,這些從東方來的"黃皮蠻子",會把他們的世界攪得天翻地覆。
1237年冬天,蒙古軍翻過烏拉爾山,進(jìn)入斡羅思境內(nèi)。第一個撞上槍口的是梁贊公國。梁贊公爵尤里·伊戈列維奇派兒子去談判,希望能用貢品換和平。拔都獅子大開口:"交出你們所有財產(chǎn)的十分之一,包括男人、女人和兒童。"
尤里公爵一聽就火了:"你咋不直接去搶?"拔都冷笑一聲:"那我就自己來拿。"
蒙古軍圍城五天五夜,用回回炮轟塌了城墻。破城后,梁贊公國成了人間地獄——按照蒙古人的規(guī)矩,抵抗者格殺勿論。一位幸存的修士在日記里寫道:"血流成河,教堂的圣像都被血染紅了,沒有一個活物能逃脫,連貓狗都被殺死。"
接下來是弗拉基米爾公國。公爵尤里二世是個聰明人,知道硬拼不行,帶著主力躲到城外,只留老婆孩子守城。結(jié)果蒙古軍故技重施,用回回炮轟開城墻,把公爵的家人全抓了起來。拔都派人給尤里二世帶話:"想救家人,就來投降。"尤里二世還真帶了軍隊回來,結(jié)果中了埋伏,全軍覆沒,自己也戰(zhàn)死了。
最慘的是基輔(今烏克蘭首都)。這座被斡羅思人稱為"諸城之母"的城市,當(dāng)時正處于黃金時代,教堂的金頂能在幾十里外看到。1240年冬天,蒙古軍兵臨城下,基輔守將德米特里堅決不降,組織軍民死守。
蒙古軍用回回炮轟了九天,終于打開一個缺口。破城后,蒙古人照例屠城,連著名的圣索菲亞大教堂都被燒了一半。后來有個叫柏朗嘉賓的羅馬教廷使者路過基輔,看到的景象是:"遍地都是骷髏和骨頭,沒有一座房子是完整的,只有狐貍和野狗在廢墟里游蕩。"
為什么斡羅思人這么不經(jīng)打?主要原因是內(nèi)斗太厲害。各個公國你打我我打你,蒙古人來了,他們還在爭論"該誰當(dāng)盟主",等想明白要聯(lián)合抗敵時,已經(jīng)被各個擊破了。這就好比一群小雞在院子里互啄,突然闖進(jìn)來一只老虎,不被團(tuán)滅才怪。
搞定斡羅思后,蒙古軍兵分兩路:一路由拜答兒(察合臺之子)率領(lǐng),進(jìn)攻波蘭;主力由拔都和速不臺帶領(lǐng),直撲匈牙利。
當(dāng)時的歐洲人,對蒙古人幾乎一無所知。他們管蒙古人叫"韃靼(d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