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帝之下都,眾神聚居
《西山經(jīng)·西次三經(jīng)》云:“西南四百里,曰昆侖之丘,是實(shí)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有鳥焉,其狀如蜂,大如鴛鴦,名曰欽原,蠚鳥獸則死,蠚木則枯。有鳥焉,名曰鶉鳥,是司帝之百服。有木焉,其狀如棠,黃華赤實(shí),其味如李而無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有草焉,名曰薲草,其狀如葵,其味如蔥,食之已勞?!?/p>
昆侖山是《山海經(jīng)》的“核心神山”,被視作天帝在人間的都城,由神陸吾掌管。陸吾長著虎身九尾、人面虎爪,掌管天上的九部天界和天帝的園囿時令——這般威猛的形象,是“守護(hù)神”的標(biāo)配。山中危險與饋贈并存:土螻像羊卻有四只角,會吃人;欽原鳥像蜜蜂卻有鴛鴦大,蟄到鳥獸能致死,蟄到樹木能枯萎;但也有沙棠木,果實(shí)像李子卻無核,吃了能讓人在水中不沉,是渡水的“神器”;薲草像葵菜,味道像蔥,吃了能消除疲勞。更有鶉鳥,掌管天帝的衣物,可見昆侖山的“皇家氣派”。先民將昆侖山奉為“天地樞紐”,是因?yàn)樗B接了“人間”與“天界”,是他們對“神圣空間”的終極想象。
6。
女床山:鸞鳥棲止,天下太平
《西山經(jīng)·西次二經(jīng)》載:“又西二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陽多赤銅,其陰多石涅,其獸多虎豹犀兕。有鳥焉,其狀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p>
女床山在西方二百里,山南多赤銅,山北多石涅(可作黑色染料),山中常有虎豹犀牛出沒,卻因鸞鳥的存在而顯祥瑞。鸞鳥像長尾雉雞,羽毛五彩斑斕,它出現(xiàn)的地方,天下就會安寧。
7。
鉤吾山:饕餮食人,貪婪之戒
《西山經(jīng)·西次四經(jīng)》云:“又北二百里,曰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饕餮,是食人?!?/p>
鉤吾山在北方二百里,山上多玉,山下多銅,卻因饕餮的存在而令人畏懼。饕餮長得羊身人面,眼睛長在腋窩下,有老虎的牙齒、人的爪子,叫聲像嬰兒啼哭,卻以吃人為生。這般怪異的外形,恰是“貪婪”的具象化:羊象征溫順,卻長著虎齒人爪,暗示“外表溫順內(nèi)心兇狠”;眼睛在腋下,寓意“見不得光的欲望”。后世饕餮成為青銅器上的紋飾,??淘诙ι?,有“戒貪”之意——先民借這只兇獸,警示世人莫要貪得無厭,否則終將自食惡果。
8。
邽山:窮奇助惡,善惡之辨
《西山經(jīng)·西次四經(jīng)》載:“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猬毛,名曰窮奇,音如獆狗,是食人?!?/p>
邽山上的窮奇,是《山海經(jīng)》著名的“兇獸”:它長得像牛,卻長著刺猬的毛,叫聲像狂犬,會吃人。更奇特的是,窮奇“好助惡”——據(jù)《神異經(jīng)》載,它見人爭斗,會吃正直的人;見人忠信,會咬人的鼻子。先民創(chuàng)造窮奇,并非單純寫“惡獸”,而是在思考“善惡”:窮奇的存在,恰恰反襯出“善”的珍貴,也警示世人“惡有惡報”——后來窮奇成為“四兇”之一,被舜流放,正是先民對“懲惡”的向往。
9。
發(fā)鳩山:精衛(wèi)填海,堅韌之魂
《北山經(jīng)·北次三經(jīng)》云:“又北二百里,曰發(fā)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p>
發(fā)鳩山雖屬《北山經(jīng)》,卻因“精衛(wèi)填海”的神話而成為西方秘境的延伸。山上多柘木(可作弓的樹木),精衛(wèi)鳥就棲息于此。它長得像烏鴉,頭上有花紋,白色的嘴,紅色的腳,叫聲是“精衛(wèi)”,像是在喊自己的名字。這只鳥本是炎帝的小女兒女娃,因在東海游泳時溺水而亡,靈魂化作精衛(wèi),常銜著西山的樹枝和石頭,想要填平東海。東海浩瀚,木石微小,這般“以弱抗強(qiáng)”的舉動,是對抗自然的堅韌,永不放棄的執(zhí)著。精衛(wèi)不是“不自量力”,而是“死而不已”,是先民對“生命韌性”的贊頌。
(三)北山經(jīng):北方的苦寒與生機(jī)
北方屬水,氣候苦寒,故《北山經(jīng)》多耐寒的異獸、能治寒病的草木。
10。
梁渠山:羆熊出沒,力之象征
《北山經(jīng)·北次二經(jīng)》載:“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梁渠之山,無草木,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貍,而白首虎爪,名曰梁渠,見則其國有大兵?!?/p>
梁渠山無草無木,只有金玉藏于巖間,山中的梁渠獸,是“兵災(zāi)”的兆示。它長得像狐貍,卻有白色的頭、老虎的爪子,只要它出現(xiàn),國家就會有大戰(zhàn)。先民為何將“大兵”與梁渠聯(lián)系?或許是因?yàn)樗鞍资谆⒆Α钡耐庑巍傁笳鹘苹?,老虎象征兇猛,白首則顯詭異,三者結(jié)合,恰是“戰(zhàn)爭”的隱喻:戰(zhàn)爭既兇猛又詭譎
這章沒有結(jié)束,請點(diǎn)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還會帶來“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悲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