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心錯(cuò)付薄情郎,遺恨長安淚滿裳。
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空留玉碎斷人腸。
列位看官!今番要說一段中唐年間的悲情絕唱,出自蔣防先生筆下的《霍小玉傳》。這故事道盡了歌妓霍小玉與才子李益的愛恨糾葛,既有長安城中的驚鴻一瞥、月下盟誓,更有那金榜題名后的背信棄義、玉碎香消。且看那癡情女子如何錯(cuò)付真心,薄幸書生又如何釀成千古遺恨——
話說唐德宗貞元年間,長安城里有位絕色女子,姓霍名小玉,本是霍王庶女。只因母親是歌姬,霍王死后,母女二人被趕出王府,流落風(fēng)塵。這霍小玉生得:
云鬢堆鴉,肌膚勝雪。眉如遠(yuǎn)山含黛,目似秋水橫波。櫻唇輕點(diǎn),皓齒內(nèi)鮮。身著藕荷色羅裙,外罩素紗蟬翼衫,行走時(shí)環(huán)佩叮當(dāng),靜立處如嬌花照水。更兼通音律、善詩畫,歌喉婉轉(zhuǎn),舞姿曼妙,乃是長安平康坊中數(shù)一數(shù)二的才貌雙絕之人。
雖為歌妓,霍小玉卻只接文人雅士,尋常富商大賈,便是黃金萬兩,也難見她一面。時(shí)人皆稱她“霍王小女”,敬重她的才學(xué)與品格。
這日,長安舉行曲江宴,新科進(jìn)士齊聚。內(nèi)中有位才子,姓李名益,字君虞,隴西成紀(jì)人氏,排行第十,人稱“李十郎”。這李益生得:
頭戴烏紗帽,身著綠羅袍。面如冠玉,目若朗星。鼻梁高挺,唇色殷紅。舉止文雅,談吐不俗。更兼才高八斗,學(xué)富五車,是年剛考中進(jìn)士,授鄭縣主簿,正是春風(fēng)得意之時(shí)。
李益久聞霍小玉芳名,便在友人崔允明的引薦下,來到霍小玉家中。只見院內(nèi)花木扶疏,琴聲悠揚(yáng),霍小玉正臨窗刺繡。見李益到來,她起身相迎,聲音溫婉:“不知李郎光臨,有失遠(yuǎn)迎?!?/p>
李益見霍小玉果然名不虛傳,比傳聞中更添三分姿色,不由得心搖神蕩,作揖道:“久仰小娘子芳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被粜∮裎⑽⒁恍?,命丫鬟擺上茶點(diǎn),兩人相談甚歡。李益談吐風(fēng)雅,霍小玉見識不凡,兩人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理想,只覺相見恨晚。
自此之后,李益便日日來與霍小玉相聚?;粜∮褚娎钜嬉槐砣瞬?,又真心待她,便動了真情。一日,霍小玉對李益道:“妾身本是風(fēng)塵女子,自知配不上李郎。但見郎一片真心,妾身愿以終身相托。只是郎此去鄭縣上任,不知何時(shí)才能相見?”
李益聞言,感動不已,指天發(fā)誓道:“小玉放心,我李益對天起誓,此去上任,定當(dāng)盡快回來,八年內(nèi)必娶你為妻?!闭f罷,解下隨身佩戴的香囊,遞給霍小玉:“此香囊乃家母所賜,今贈予你,以表我心?!被粜∮褚踩∠乱恢Ы疴O,交給李益:“此釵是我貼身之物,郎若見釵,便如見我?!?/p>
兩人相擁而泣,定下八年之約。李益上任之日,霍小玉十里相送,淚眼婆娑:“郎此去多加保重,切勿忘了今日之約?!崩钜娴溃骸靶∮穹判?,我若負(fù)你,天誅地滅!”說罷,登車而去。
李益到了鄭縣,忙于政務(wù),起初還時(shí)常寫信給霍小玉,訴說思念之情?;粜∮袷盏叫牛銓⑿耪洳?,每日拿出來誦讀,盼著李益早日歸來。
兩年后,李益因政績卓著,被調(diào)回長安。他本想立刻去見霍小玉,卻不料家中早已為他定下親事,對方是吏部尚書盧太尉的女兒。李益出身名門,盧家乃是高門望族,這門親事對他的前程大有好處。
李益心中猶豫,一方面是對霍小玉的誓言,一方面是家族的壓力和似錦的前程。這時(shí),媒人也來勸說:“李郎,霍小玉不過是個(gè)歌妓,怎能與盧小姐相比?盧太尉手握大權(quán),你若娶了盧小姐,前途不可限量?。 ?/p>
李益終究抵不住誘惑,答應(yīng)了這門親事。他不敢告訴霍小玉,便找了個(gè)借口,說要回鄉(xiāng)祭祖,離開了長安?;粜∮窬玫壤钜娌粴w,心中不安,便四處打聽,終于得知李益要娶盧小姐的消息。
霍小玉如遭雷擊,當(dāng)場暈了過去。醒來后,她不吃不喝,日夜哭泣,不久便一病不起。她變賣了首飾,托人四處尋找李益,希望能再見他一面,問個(gè)清楚。但李益為了躲避她,竟搬到了別處,拒不相見。
霍小玉的病情越來越重,形容枯槁,每日只是望著李益送的香囊流淚。她的好友鮑十一娘見狀,心疼不已,便四處為她奔走。一日,鮑十一娘聽說李益正在新昌坊與友人聚會,便急忙告訴霍小玉。
霍小玉掙扎著起身,想要去見李益,卻因身體虛弱,無法行走。正在此時(shí),忽有一位黃衫俠客路過,聽聞了霍小玉的遭遇,大怒道:“天下竟有這等薄情郎!小娘子莫急,我去為你尋他來!”
這黃衫客武藝高強(qiáng),性情豪爽,當(dāng)即來到新昌坊,見李益正與友人飲酒作樂,便上前一把抓住他,道:“霍小娘子病危,想見你一面,你若不去,我便殺了你!”李益嚇得魂飛魄散,只得跟著黃衫客來到霍小玉家中。
霍小玉見了李益,淚如雨下,指著他道:“李郎,我與你定約八年,你為何負(fù)我?”李益羞愧難當(dāng),不敢抬頭?;粜∮裼值溃骸拔宜乐?,必為厲鬼,使你夫妻不寧!”說罷,氣絕身亡,手中仍緊緊握著那支金釵。
李益見霍小玉氣絕,心中悔恨交加,放聲大哭。但一切都已無法挽回。
霍小玉死后,李益雖然娶了盧小姐,但心中一直愧疚不安。他常常在夢中見到霍小玉,嚇得夜不能寐。盧小姐得知真相后,也對他心生厭惡,夫妻關(guān)系不和。
后來,李益又娶了幾房妻妾,但都不得安寧。他走到哪里,都覺得霍小玉的鬼魂跟著他,常常無故猜忌妻妾,夫妻之間矛盾不斷。時(shí)人都說,這是霍小玉的冤魂在作祟,懲罰他的薄情寡義。
列位看官,這段霍小玉與李益的故事,被蔣防寫成《霍小玉傳》,成為唐代傳奇的名篇。文中霍小玉雖是歌妓,卻癡情一片,令人同情;李益身為才子,卻背信棄義,令人不齒。
這故事道盡了封建社會中女性的悲慘命運(yùn),也揭露了一些文人追求功名利祿、拋棄真情的虛偽面目?;粜∮衽R死前的誓言,不僅是對李益的控訴,更是對那個(gè)時(shí)代的控訴。
正是:
癡心錯(cuò)付薄情郎,遺恨千年淚滿裳。
縱使文章能蓋世,不如真情暖心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