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鎖銹了,推了一下才開。
屋里積著塵,墻角堆著父親留下的舊物。
我翻出他生前最后一本工作日志,皮面斑駁,邊角磨得發(fā)白。
翻開第一頁,日期停在2018年4月13日——他去世前兩天。
字跡有些顫抖,卻依舊清晰:
“他們說臺賬是記錄,可臺賬也是刀。誰的名字被劃掉,誰就‘不存在’了。陳世昌用那臺打字機,不只是改數(shù)據(jù)……他在改人心。鐘擺不是機器,是人心歪了?!?/p>
我手指一顫,幾乎握不住那頁紙。
原來如此。
那臺老式打字機,不只是偽造合同的工具。
它是恐懼的象征——每一次敲擊,都在提醒村民:你不聽話,你就會被抹去。
名字消失,補貼消失,戶口消失……存在本身,被一點點抽空。
我忽然笑了,笑得眼眶發(fā)酸。
“他們用規(guī)則殺人?!蔽业吐曊f,像是對父親,也像是對這空蕩的老屋,“那我們就用記憶喚醒人。”
我撥通謝負責人電話:“我要你把這段故事做成微型廣播劇,三分鐘,配上老式打字機的音效,背景用山歌做底。今晚十二點,‘百鐘共鳴’頻道循環(huán)播放?!?/p>
“標題呢?”她問。
我望著窗外,月光灑在院中那口廢棄的井上,像一潭沉靜的水。
“就叫……《被消失的名字》?!?/p>
電話掛斷后,我坐在父親的舊書桌前,久久未動。
火盆里的鐘擺已化為灰燼,可我知道,那擺動的節(jié)奏,從未停止。
而在某個看不見的角落,某種更深層的東西,正在松動。
就在我準備起身時,手機震動了一下。
是一條加密信息,來自唐的暗渠通道:
【監(jiān)測到異常會面:周鴻濤與李維漢,今晚22:17,市郊農(nóng)機站。
信號屏蔽,未公開行程?!?/p>
我盯著那行字,忽然想起什么,翻出父親日志最后一頁。
在空白處,有一行極小的鉛筆字,幾乎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