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訛人’
其實,也是個難干的活計。
余幼嘉口口聲聲對三娘說要‘訛人’,可也不是滿大街都有人可訛。
尤其是現(xiàn)下百姓們每個人的口袋里都不寬裕,能保一日三餐的都少,更別提是買酒買肉,‘訛一大筆’。
余幼嘉原先目標(biāo)十分明確,進(jìn)了城,直奔集市。
但這么一到,便發(fā)現(xiàn)有些許不對勁的地方來——
集市里面的攤位更少,貼有‘旺鋪出租’紅紙的攤位越來越多。
許是冬日需要用錢的時候也多了許多的緣故,原先懸浮的鋪價也終于跌破了紅線,筆直向下滑去。。。。。。
若是沒記錯的話,上一次來此地,臨街稍體面些的鋪面的價格在一百二十兩左右,而如今,價格對半開,且但凡多問一句,鋪主便會軟聲說進(jìn)內(nèi)商量。。。。。。
那意思是不到六十兩,便肯定也愿意轉(zhuǎn)鋪。
余幼嘉心里有了計較,準(zhǔn)備尋外鄉(xiāng)來客。。。。。。
可她又轉(zhuǎn)了幾圈,想尋的新商隊,卻并沒有在集市貿(mào)易。
這可算是個稀奇事兒。
既然是商隊,商人重利,每經(jīng)一處,便是要高買低買,換個差價入賬的。
可那商隊沒有營生。。。。。。
難道是眼見此地蕭瑟,買賣人也少,不愿意做生意?
亦或是,表哥那經(jīng)商的舊友其實沒有帶其他貨品,只為給春和堂帶藥材而來?
余幼嘉一時間想不出結(jié)果,略作猶豫,便又去了城中尚且還算是人多的主街。
連日雨雪,早已壓垮了來往的每個行人。
余幼嘉站在街口冷靜觀摩了半個時辰,連一個衣著稍齊整些的人也瞧見,更別提是冤大頭,一時間也是有些莫名。
猶豫幾息,情況明朗。
要么去城中客棧酒樓碰碰運(yùn)氣,要么便是去官吏家眷最多的地方蹲點(diǎn)。
余幼嘉在二者中選了心中最不容易出差池的第二種,可剛抬腳走了沒幾步,余光便從街旁窄巷里瞧見一個頗為眼熟的人來。
自上次的窄巷之事后,余幼嘉能不往小巷里鉆就不往小巷里鉆。
于是,便只隔著晨間薄雪與略有些昏暗的周遭,瞇著眼努力分辨來人。
沒成想,她還沒認(rèn)出個所以然來,那人倒是率先喊住了她:
“余小娘子?”
對方的視力顯然很好,余幼嘉沒那么好的鷹眼,卻憑巧耳認(rèn)出了對方:
“張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