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兵借道。
這四個字,毫無預兆出現(xiàn)在吳歧腦海里。
其實他對“陰兵借道”這種事,了解得不多,只聽三叔略講過幾個故事(這要讓二叔知道,說不得三叔又要挨頓胖揍,誰讓三叔亂講故事),但其中一個故事,他還是印象比較深刻。
說清康熙年的某個冬天,有個湖廣商人到山東做生意,途經(jīng)徐州,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客棧,想留宿時,已經(jīng)過了二更(晚上9點到11點)。
店家見有客人來,卻很為難,想讓他到別的地方去。商人好說歹說,各種賣慘,說自己一路風餐露宿,奔波勞累,實在辛苦。店家見狀,也就不忍再拒絕,對商人說:“我們將要招待遠方歸來的將士,沒有多余酒菜招待你,不過我們西邊還有間小廂房,可以讓你住一下。但你進去之后,不到天亮,就別再出來了?!?/p>
商人雖然疑惑,卻也應了店家,然后就被店家?guī)нM了廂房。
可誰知到凌晨,商人實在饑餓難耐,怎么也睡不著。于是他想找店家要點干糧果腹,但忽聽外面人馬喧嘩,一片嘈雜。商人心里泛起了嘀咕,心說難道是店家說的那波將士歸來了?
他透過門縫偷偷查看外面的動靜,就見外面密密麻麻全是人,都是當兵的。他們身穿鎧甲,頭戴鐵盔,或坐在桌前,或席地而坐,大口吃喝,期間還談?wù)撘恍?zhàn)場上的事,但具體說了什么,商人著實聽不清。
過了一會兒,有士兵呼喝:“大將軍到!”士兵們連忙停下吃喝,起身列隊。須臾,有一位高大健壯,蓄著長須的將軍走了進來。
他在親兵護衛(wèi)下,入了上座,對將士們說:“你們遠征歸來,吃完就回去歇息吧。有公文到后,再行出發(fā)不遲?!?/p>
士兵紛紛應是。
待眾將士酒足飯飽,進了客房休息,商人才躡手躡腳,從自己的廂房里出來。他見不遠處的廂房亮著燭火,知道將軍的廂房就在此處,于是小心翼翼走到將軍房前,借著門縫,往里觀看。
這一看,差點兒把商人嚇了個半死。
只見將軍坐在竹椅上,用手輕輕搖晃自己的頭,頭就被摘了下來。他抱著自己的頭,擱在床榻上,又叫正給他鋪床的親兵,幫他把手臂卸下來。那親兵握住將軍手臂,將軍聳聳肩膀,兩條胳膊就落了下來。
親兵把胳膊放在床的里外兩側(cè),見將軍已經(jīng)在床上躺好,自己也搖晃了一下身子,從腰部斷裂成兩段,倒地睡了。
燈隨之熄滅。
商人見此情景,簡直三魂沒了兩魄。只覺身下一涼,嚇的;一熱,嚇尿了;又一涼,尿完被冷風一吹,連滾帶爬跑回自己屋里,再不敢出來。
直到天色漸亮,遠處傳來雞鳴,用衣袖掩面而睡,但無論如何也睡不著的商人,才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躺在荒郊野外。
他冒著嚴寒,走了幾里路,才尋得一戶人家。
主人家開門迎他進來,問商人為何在此處,商人就把自己的遭遇和主人說了。
那主人說,商人途經(jīng)之處原是一處古戰(zhàn)場。
這個故事告訴吳歧,要管好自己的好奇心,沒事兒別閑的蛋疼,給自己找倒霉。但吳歧更覺得,這個故事,三叔應該講給他哥聽。
少爺自問啥都不輸他哥,唯獨好奇心這一點,十個吳少爺也不是小邪門的對手。他愿稱他哥是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