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兩個巴掌豎起來那么高的鸮尊,看上去圓潤可愛。
它腆胸迭肚,頭部微昂,像只驕傲的小公雞。它寬喙上鉤,脖頸粗短;豆眼外凸,雙耳豎立。喙側(cè)和耳上,俱飾人面雙身蛇紋;兩腿粗壯有力,尾部下垂,和雙足呈三角形,用以支撐尊身。
尊兩側(cè),刻有鸮翼;胸部飾長蛇一條,呈回字形盤臥在鸮身上。
如果說這鸮尊能被“他”注意到,是因為外形可愛,那后面那尊方尊,就讓“他”對同時出現(xiàn)在兩件青銅器上的“人面雙身蛇紋”,起了重點關(guān)注的心思。
就像吳歧之前在西周墓看到竊曲紋一樣,竊曲紋是西周中期流行的樣式,由此可推斷墓主人生前所處時期。這鸮尊和方尊身上的“雙蛇紋”,恐怕也是這講究祭祀、崇尚禮法的古國,頗具代表性的符號。
只是人面雙身蛇嘛……
人面蛇身的神袛或怪獸,在很多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都有記載,光《山海經(jīng)》里就能找到好幾種。例如:
《北山經(jīng)》中,有屬于北方第二列山系的山神,人面蛇身神;
《海外西經(jīng)》中,有人面蛇身,非常長壽,即便不長壽,也能活到八百歲的軒轅國人;
《海內(nèi)西經(jīng)》中,有人面蛇身的天神“貳負”,和他的臣子“?!薄2⑶揖己匣餁⑺懒?,另一個人面蛇身的天神“窫窳”。
如此種種,不一而述。
不過,“他”思及,剛才在祭祀柱的圓環(huán)上,看到的云雷紋,便猜測這個以“人面雙身蛇”為主要圖騰,進行祭祀和崇拜象征的古國,應(yīng)該存在于商朝晚期或西周早期。(云雷紋是這一時期,常被刻在青銅器上,流行的紋樣)
那么,一個國家的名字便出現(xiàn)在“他”的腦?!獏噰?。
這個國家似乎在西周早期非常興盛,但到西周中期,大約就是穆王那個年代,這個國家就突然銷聲匿跡了。
說起厙國的淵源,似乎從《山海經(jīng)》上也能找到一些記載:
傳說華胥國有個姑娘,叫華胥氏,有一天踩中了雷神的腳印,十二年后生下一子。其子人頭蛇身,華胥氏給他取名叫伏羲。
所以這個厙國的子民,可能是華胥氏和伏羲的后代,因為伏羲就是人頭蛇身。
不過“他”上輩子和這輩子,都沒專門研究過這個“厙國”的歷史,所思所想也不過是,“他”通過這些紋飾和相關(guān)神話傳說,做的推斷。事實是否如“他”所想,還需進一步驗證。
不過就在這時,“他”屏氣凝神,雙耳微動,似乎在這除“他”之外沒有“活人”的祭祀殿里,聽到了一絲微響。
好似是什么青銅、金屬碰到地面,產(chǎn)生的細小摩擦聲。
“他”眼神一凜,往聲響傳來之處望去,就見那些半跪在祭臺四角的鎧甲人,竟然撐著手里的青銅重劍,從地上緩緩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