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秋把紙條遞給她,又把玉簪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陳建軍接過紙條,仔細(xì)看了看,沉默了一會兒,說:“既然外婆有這個心愿,咱們就該去找找。正好我下個月要去陜西出差,到時候我去柳林村問問。”
林晚秋沒想到他會這么支持自己,心里一下子松了口氣:“真的嗎?你不覺得麻煩嗎?”
“咋會麻煩呢?這是好事啊。”陳建軍笑著說,“說不定還能幫外婆了了心愿呢?!?/p>
接下來的幾天,林晚秋一直在盼著陳建軍出差的日子。她把玉簪擦得干干凈凈,又把紙條小心地收好,仿佛看到了太外婆和紅軍戰(zhàn)士相見的場景。
終于,陳建軍出差的日子到了。臨走前,林晚秋反復(fù)叮囑他:“到了柳林村,多問問村里的老人,要是找不到也別著急,安全最重要。”
“放心吧,我知道了?!标惤ㄜ娦χЯ吮D(zhuǎn)身踏上了火車。
陳建軍走后,林晚秋每天都在供銷社里盼著他的消息。招娣也天天問:“娘,爹啥時候回來啊?他能找到那個紅軍爺爺?shù)暮笕藛???/p>
“快了,你爹很快就會回來的。”林晚秋總是這樣安慰女兒,心里卻比誰都著急。
七天后,陳建軍終于回來了。他一進(jìn)供銷社,就興奮地對林晚秋說:“晚秋,找到了!我找到李建國戰(zhàn)士的兒子了!”
林晚秋一下子站起來,手里的算盤都掉在了地上:“真的?太好了!他現(xiàn)在怎么樣?”
“他叫李衛(wèi)國,現(xiàn)在是村里的支書,人特別熱情。我跟他說了太外婆的事,他還拿出了當(dāng)年太外婆救他父親時留下的紅布,跟你說的一模一樣?!标惤ㄜ娦χf,“他還說,等開春了,要帶著家人來咱們這兒看看,感謝咱們家對他父親的救命之恩?!?/p>
林晚秋聽著,眼淚又忍不住掉了下來。她拿出木盒里的玉簪,輕輕撫摸著:“外婆,太外婆,你們的心愿終于了了。”
招娣跑過來,拉著陳建軍的手:“爹,那紅軍爺爺?shù)暮笕苏娴臅韱??我能跟他們一起看玉簪嗎??/p>
“當(dāng)然能了。”陳建軍笑著說,“到時候咱們一起給他們講玉簪的故事?!?/p>
開春后,李衛(wèi)國果然帶著家人來了。林晚秋把玉簪拿出來,遞給李衛(wèi)國:“這是我太外婆傳下來的簪子,當(dāng)年她就是用這支簪子救了你父親。”
李衛(wèi)國接過玉簪,激動得手都在抖:“謝謝你們,謝謝你們還記著我父親的事。這支簪子,是我們兩家的情誼啊?!?/p>
那天,兩家人坐在一起,聽林晚秋講玉簪的故事,講太外婆的勇敢,講紅軍戰(zhàn)士的堅強。玉簪在陽光下泛著光,仿佛也在為這跨越了幾十年的情誼而高興。
晚上,李衛(wèi)國要走了,林晚秋把玉簪遞給他:“這支簪子,還是交給你吧。它見證了你們家與我們家的情誼,應(yīng)該跟著你們走?!?/p>
李衛(wèi)國連忙推辭:“不行,這是你們家的傳家寶,我不能要?!?/p>
“你就拿著吧?!绷滞砬镄χf,“外婆說過,玉簪是死的,但人心是活的。只要咱們兩家的情誼還在,玉簪在哪里都一樣?!?/p>
李衛(wèi)國拗不過她,只好收下了玉簪。臨走前,他對林晚秋說:“以后咱們就是一家人了,常聯(lián)系?!?/p>
看著李衛(wèi)國一家遠(yuǎn)去的背影,林晚秋心里充滿了溫暖。她知道,玉簪的心事終于解開了,而它的故事,還會繼續(xù)流傳下去,見證更多的溫暖與情誼。
陳建軍從背后抱住她:“別站這兒了,風(fēng)大。”
林晚秋轉(zhuǎn)過身,靠在他的懷里:“建軍,謝謝你?!?/p>
“跟我還客氣啥。”陳建軍笑著說,“以后咱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p>
招娣拉著他們的手,蹦蹦跳跳地說:“娘,爹,以后咱們還能見到李叔叔他們嗎?”
“能啊,當(dāng)然能?!绷滞砬镄χf,“等明年春天,咱們還去陜西看他們,好不好?”
“好!”招娣高興地跳了起來。
月光灑在院子里,溫柔而明亮。林晚秋知道,這支玉簪雖然不在身邊了,但它的心事已經(jīng)融入了兩家人的情誼里,永遠(yuǎn)不會消失。而她的生活,也會像這月光一樣,溫暖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