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巧思
暮春的滄州,檐角垂落的榆錢兒被風(fēng)卷著,輕輕落在“陳記云錦”分店的青石板上。柳如氏站在柜臺后,指尖劃過剛送來的賬本,眉頭漸漸蹙起。
分店開在滄州最熱鬧的南大街,綢緞行的招牌用的是陳遠(yuǎn)特意請青州府書法家寫的字,黑底金字,在陽光下亮得晃眼。開業(yè)頭一個月,整匹的蜀錦、云錦賣得紅火,可翻到“零剪綢緞”那一頁,柳如氏的手指頓住了——上個月零剪只賣了二十三尺,還不夠繡娘繡兩幅屏風(fēng)的料子。
她把賬本往柜面上輕輕一放,抬頭看向正在整理貨架的王福。王福是陳遠(yuǎn)從青州帶過來的老布商,頭發(fā)已有些花白,手里正捧著一匹湖藍(lán)色的綢緞,小心翼翼地拂去上面的浮塵?!巴跽乒?,”柳如氏開口,聲音溫和卻帶著幾分認(rèn)真,“你瞧瞧這零剪的銷量,怎么差成這樣?”
王福放下綢緞,湊過來一看,眉頭也擰成了疙瘩?!胺蛉耍@事兒我琢磨好幾天了。”他嘆了口氣,手指點著賬本上的數(shù)字,“滄州城里的小姐夫人,買零剪大多是為了做荷包、繡帕子,可咱們店里的零剪料子,跟別家比也沒差啊——都是上好的錦緞,花樣也新鮮,怎么就沒人買呢?”
柳如氏沒說話,走到店外站了片刻。南大街上行人往來,隔壁的首飾鋪、胭脂鋪里滿是笑語,不時有穿著綾羅綢緞的女眷從門前經(jīng)過,卻少有駐足往綢緞行里看的。她想起前幾日去街上采買,看見有姑娘拿著一方繡著自己名字的絲帕,跟同伴炫耀時眼里的光彩,心里忽然有了個念頭。
回到店里,柳如氏叫來了兩個繡娘。陳記的繡娘都是從蘇杭請來的,一手蘇繡功夫了得,平日里除了給整匹綢緞繡些邊角紋樣,大多時候倒清閑?!澳銈儌z過來,”柳如氏指著柜臺上的零剪料子,“若是在這料子上,繡上顧客的名字,或是些吉祥紋樣,比如牡丹、喜鵲之類的,你們能做嗎?”
年長些的繡娘李氏愣了愣,隨即點頭:“夫人,這有何難?咱們蘇繡最擅長這些細(xì)活,就是繡個字,也能繡得娟秀好看?!蹦贻p些的繡娘小張也跟著附和:“是啊夫人,要是顧客有喜歡的花樣,咱們也能照著繡?!?/p>
柳如氏眼睛一亮,當(dāng)即拍板:“那咱們就推出‘定制零剪’服務(wù)。顧客來買零剪綢緞,不管是一尺還是三尺,都能選花樣,讓繡娘免費繡上名字或吉祥紋。王掌柜,你讓人寫個告示,貼在店門口,再讓伙計去街上跟那些胭脂鋪、首飾鋪的掌柜打個招呼,讓他們幫著傳傳消息?!?/p>
王福起初還有些猶豫:“夫人,這繡娘的工錢可不是小數(shù)目,要是顧客都來要定制,咱們會不會虧本啊?”
“虧不了?!绷缡闲χ鴵u頭,“一來,零剪本身利潤就比整匹高些;二來,咱們這定制服務(wù)是獨一份的,只要傳開了,來買的人多了,銷量上去了,還怕賺不回工錢?再說,這也是給咱們陳記攢名聲的好機會?!?/p>
王福半信半疑,還是照著柳如氏的吩咐做了。告示貼出去的當(dāng)天下午,就有個穿著淺綠色衣裙的姑娘怯生生地走進店里?!罢乒竦?,”姑娘手里攥著個帕子,聲音細(xì)細(xì)的,“我聽說你們這兒買零剪,能繡名字?”
柳如氏正好在柜臺后,連忙起身笑道:“姑娘,沒錯。你想選什么樣的料子?繡什么字?”
姑娘眼睛亮了,走到貨架前,指著一匹粉色的軟緞:“我要這個,一尺就夠了,想繡‘婉娘’兩個字,要小一點,繡在角上就行?!?/p>
李氏當(dāng)即拿出針線,坐在窗邊的小桌前,手指翻飛,不過半柱香的功夫,“婉娘”兩個娟秀的小楷就繡在了粉緞的一角,旁邊還綴了兩朵小小的白色茉莉。婉娘捧著粉緞,喜得臉都紅了,連聲道謝,付了錢才腳步輕快地走了。
沒過兩天,滄州城里的小姐夫人們就都知道了“陳記云錦”有定制零剪的服務(wù)。先是知府家的小姐派人來訂了三尺水紅色的錦緞,要繡上“海棠春睡”的紋樣,說是要做個荷包送給祖母;接著是綢緞莊老板的夫人,選了一匹月白色的素緞,讓繡娘繡上“福壽綿長”四個字,準(zhǔn)備給丈夫做件貼身的小衣。
店里漸漸熱鬧起來,每天都有女眷上門,有的選料子,有的跟繡娘商量花樣,連柜臺前都常常擠滿了人。柳如氏特意在店里添了兩張桌子,擺上茶水點心,讓等候的顧客坐著歇腳。王福忙得腳不沾地,卻笑得合不攏嘴——每天打烊后清點賬本,零剪的銷量都比前一天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