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你有能力,你不知道有這種學堂,有這種考試,那一切都是枉然。
所以說沈曼覺得自己運氣好,這話當真不假。
這種考試一般只是在某個圈內(nèi)傳播,沈曼這種平民小丫頭能有機會來參加考試本身就非常奇特。
時間不等人,沈曼沉著的呼吸,從籃子里取出一個錦囊打開一看,里面是一道算術題。
【今有婦人河上蕩杯,津吏問曰:“杯何以多?”婦人曰:“家有客。”吏曰:“客幾何?”婦人曰:“二人共飯,三人共羹,四人共肉,凡用杯六十五。不知客幾何?”】
【請解題,并取走對應的燈籠?!?/p>
好家伙,這浮山學堂的入學考試一套接著一套,確實不是一般人能進來的。
不過這個題難不倒她,這題簡單,簡單翻譯一下就是這樣。
【客人吃飯2人共用1碗,喝湯3人1碗,吃肉4人1碗,共用65只碗。問客人多少?】
初中的方程題而已。
設客人數(shù)為
x,則:
x2+x3+x4=65
答案是60。
客人是六十人。
心思一定,沈曼走向那排燈籠,不期然在燈籠后面發(fā)現(xiàn)一條小路。
小路被樹枝擋著,遠處并不能看得真切。
看來這條路就是她要走的路。
再回看燈籠,每個上面都標有數(shù)字,她取下寫著六十數(shù)字的燈籠,只看背面又寫了一句話。
【請解開字謎并攜帶好燈籠以及錦囊前往謎底所示號房。】
沈曼咋舌,還好之前齊老給她補習過,雜七雜八的東西學了一堆,又是作詩又是猜字謎。
也算是她學習態(tài)度尚可,學習能力過關,每個課程都有掌握,要不然她怕是連考場都進不去。
【三斤半,四斤半,三斤四斤共幾斤?】
答案是七斤。
前面的三斤半四斤半是障眼法,真正的數(shù)是3加4等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