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三斤半四斤半是障眼法,真正的數是3加4等于7。
七號房是吧。
拿了燈籠和錦囊,沈曼開始往唯一的一條道上走。
走的時間也不長,十到十五分鐘的樣子,一路上皆是泥土路,路邊雜草叢生,時不時的還能看到些野花。
雖說日子轉暖,但遠不到開花的時候,想來這邊偏暖,人說高處不勝寒,這里野花已開,想來不在高處。
沈曼莫名有了一絲遐想,她環(huán)顧四周,仰頭眺望,雖說霧蒙蒙,但仔細端詳,依稀似乎能看出些山邊輪廓。
這里是。。。盆地!還是說。。。
渠薈城大概就是越南邊陲,往南是昆侖群島,如果是氣界的望天島約莫就是昆侖群島的位置,也就是中國古代常說的大昆侖山,那么浮山島。。。
瞧著這周邊地形,難不成是越南中部的火山口區(qū)域?
不對啊,不是說是浮島么?不是說和望天島有連橋?
搞不懂。。??磥碛袡C會還得好好看一看更加詳細的地圖。
拐過一個彎,視野一下子變得開闊,沈曼在一路上又看到不少小屋。
屋子正面一扇小門,一米多高,人要進去得要彎腰,屋子沒窗子,就跟小時候在農村那邊看到的小土地廟似的。
沈曼仔細端詳,發(fā)現小屋一側掛了號碼牌,而每座小屋的正前方則站了一個人。
人穿著小廝常服,帶著黑色帽子但沒有尾翎,這應該是浮山學堂里工作的下人。
齊老說他們這邊的下人全都是精挑細選,禮儀和修養(yǎng)都是提前教導過的。
順便哪怕是下人其實也有區(qū)分,一部分可以理解為家生子,是傅家一手培養(yǎng)出來的下人,而另外一部分則是外招,這點希望沈曼能區(qū)分清楚。
他們兩者打扮上區(qū)別不大,全都是深色常服,黑色帽子。
但傅家的家生子都會攜帶傅家銘牌,銘牌掛在腰間以示區(qū)分。
沈曼重點看向人家腰部,果然瞧見了一枚透亮的玉牌。
是傅家的家生子,凡是此類的下人一應支出全都是傅家在負擔。
也就是說咱們的傅院長為這個學堂自費了全部下人的開支。
嘖嘖。。。好大的手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