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研社的聚餐就這么過去了。
第二天,在上午的課上完之后,科澤伊跟著蓋烏斯去了降噪工坊,去取他預定的武器。
早在希爾薇妮勸他換一把武器當作平時的主武器時,科澤伊就已經(jīng)考慮新武器的類型,
并在弗洛恩那把龍吟長槍的啟發(fā)下,決定也制作一把多功能武器。
使其能夠在長矛、法杖以及煉金魔導槍械之間靈活切換以應對可能會遇到的不同情況。
不過魔導槍械本就不好制作,其中有大部分煉金零件都需要純手搓,外加由于利用法杖的外形,就連小型魔素瓶彈匣都無法安插,只能考慮另外設計新的魔素瓶。
好在有斯泰特曼的幫助——
普羅比斯之眼是為了彌補其他感官的不足而設計出的視覺設備,基本可以算是一種微型差分機,對量析有著很強的敏感性和掌控度。
總之,最后這把武器經(jīng)過計算測量后的圖紙在“閹割”
之后被拿去了匠造工坊。
科澤伊對鍛造這門手藝的確有著熟練的掌握,這讓他在制作煉金零件的時候游刃有余。
不過涉及到法杖的制作,有很多材料需要“千錘百煉”
,就只能借助他們的場地,小小的實驗室施展不開。
因此,科澤伊付了錢把整體外形的制作“外包”
給了蓋烏斯,親兄弟明算賬,這也是匠造工坊和蓋烏斯本學期接到的最后一單,之后社團成員就要把重心放在考試上了。
而在此期間,他本人則是對其中的零碎進行反復打磨——
為了讓法杖在“物理”
釋放奧術飛彈的時候承受住飛彈帶來的內(nèi)部磨損,它的零件材料選擇方向以犧牲魔素傳導率為代價,更偏向于穩(wěn)定堅固。
科澤伊去匠造工坊把精心包裹好的武器拿回來組裝的過程就不細說了,它初步呈現(xiàn)出來的造型依舊是一把亮銀色的長矛,長度大概18米左右,和成年人差不多高度。
中通外直,采用雙層結構,內(nèi)部堅固,外部又覆蓋了一層用于施法時傳導魔素的材料。
整體采用分體式風格,再加上零件間的銜接,看上去更科幻一些,與時代風格格格不入。
說是長矛,其實在雅克曼德公國乃至整片大陸多數(shù)地區(qū),長矛與長槍沒有太大區(qū)別,也沒有“崩撥壓蓋挑扎”
的使用口訣,比如弗洛恩的龍吟也可以說是長矛。
只有槍尖長度占總體三分之二、帶護手的騎士槍,才算是這片大陸的騎“槍”
。
再說回到科澤伊的長矛,其矛尖靠后位置有對稱的“小翼”
裝飾,隱藏被包含在里面的運動機關和象征意義的“扳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