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可靠性,在“堅壁”的大錘威脅下,“大耳”拍著胸脯保證,絕對不會爆炸。
其次是燃料系統(tǒng),擁有全新的“大耳”特制化油器的燃料供應系統(tǒng),不僅可以支撐,大紅引擎全力爆發(fā)。
還可以保證,因為改裝變的更重的tb-3母機,擁有不比之前差的航程。
當然,在暫時放下爭執(zhí),被薯條君拉來參與驗收的,爆破三人組的持續(xù)逼問下。
“大耳”承認了,新的燃料系統(tǒng)具有極大的自燃風險,并被迫拆除了導致這一風險的設備——紅色按鈕系統(tǒng)。
該系統(tǒng)在啟動后,可以迅速將tb-3加速到,在敞開式駕駛艙中駕駛的飛行員,無法承受的速度。
為此,“大耳”憤憤不平,
“你們居然不喜歡,俺最棒的創(chuàng)意,要是之后,被蝦米追上,你們不能找我麻煩!”
至于為什么,“大耳”在提升航速航程時,沒有考慮駕駛員的座艙封閉性升級。
那只能說是“大耳”的設計哲學如此了。
而大耳不惜冒著自燃風險,瘋狂的,為母機提升引擎性能,則完全是為了,已經(jīng)被他涂成黃色的子機準備的。
兩架I-16,現(xiàn)在是無人機了,或者說“大耳”曾經(jīng)希望采取有人制導,但在薯條君無聲的威脅下放棄了。
不過擁有改進投放裝置的自爆型I-16,或者按“大耳”的叫法的,要你命3000型地精飛彈。
依然可以做到,比正常水平投彈,或者滑翔投彈更精確的攻擊。
至于在無人化后,命中精度,無法達到近距離俯沖轟炸水平的問題。
在薯條君看來,完全可以依靠,已經(jīng)用噸作為重量單位的戰(zhàn)斗部彌補。
而且看著“大耳”一言不合,就要加大飛彈威力,或者增加飛彈數(shù)量的行為。
薯條君覺得,為了這架飛機不幸被擊中時,不會產(chǎn)生危及整個轟炸機編隊的巨大爆炸,還是限制一下其攜帶的炸藥數(shù)量吧。
………………
第二架,來自薯條軍工死靈部門的Sveno-Spb轟炸機——“毀滅之鐮”號。
至少從外觀上,符合相對當前時代,算未來人的薯條君的審美。
或者說,忽視,薯條君覺得,會是“大耳”搞出的兩門超長機炮后。
這架飛機,完美貼合了薯條君對于空中堡壘的印象
可是I-16呢?
對此,“排骨”的解釋是,擁有兩門高斯青春版火炮的“毀滅之鐮”號。
不再需要那種,看起來就像一次性玩意的武器了。
但很快,爆破3人組,發(fā)現(xiàn)了被偽裝成引擎的兩架I-16。
這讓薯條君終于意識到,除了兩門超規(guī)格的火炮,這架新飛機與tb-3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從四發(fā)變成了六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