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人語帶譏諷,陰陽怪氣地瞥著孔興:“孔圣人后人自然是清高,視金銀如糞土,可咱們這些俗人還得吃飯過日子吶!”
“自打孔府尹上任,這也不準那也不許,工坊關(guān)了大半,多少百姓沒了生計?”
“莫非孔府尹您已經(jīng)成就仙體,喝西北風(fēng)就能飽?”
孔興被這番連珠炮似的搶白氣得面色通紅,花白的胡須不住顫抖。
他轉(zhuǎn)向李徹,聲音發(fā)顫:“陛下!您看看,這些商賈不通禮儀,在御前還敢如此放肆,成何體統(tǒng)?!”
他深吸一口氣,竭力維持著士大夫的儀態(tài),言辭卻越發(fā)尖銳:“治國平天下,靠的是圣人之道,是忠臣良將是,天下讀圣賢書的學(xué)子!”
“何時輪到這些錙銖必較的商賈指手畫腳了?!”
李徹只覺得額角隱隱作痛,眼前這場突如其來的爭執(zhí)實在是棘手。
也不知父皇當年是怎么想的,讓這老夫子來晉地做官。
商賈的作用,李徹再了解不過了。
晉地的地理環(huán)境何等特殊,多山又貧瘠,全靠商隊從太行八陘來來回回,和北方通商溝通。
在這種特殊的環(huán)境下,晉商地位高一點也很正常。
李徹抬起雙手,向下一壓,溫聲道:
“諸位,且安靜。”
他目光掃過憤憤不平的晉商們:“街頭非議事之所,既然各有主張,不如移步府衙,諸位可將所思所想,一一陳于朕前?!?/p>
他刻意頓了頓,給雙方一個緩和的機會,才繼續(xù)道:
“治國之道,原該兼聽則明。”
“孔先生憂國憂民之心,朕深知之;諸位商賈于地方生計之貢獻,朕亦有所聞?!?/p>
“究竟孰是孰非,豈能在這街衢之間倉促定論?”
孔興畢竟是孔圣人之后,知道在大街上和商賈吵鬧有失體面,冷哼一聲算是應(yīng)下了。
而那群商賈雖然看似據(jù)理力爭,但畢竟商人地位尷尬,對上封建社會地位最高的圣人之后,還是有些心虛的。
兩者都沒拒絕,李徹這才松了口氣,帶著眾人往府衙而去。
到了府衙之中,李徹讓諸將各自散去,只留李霖、楊璇、朱純等人陪同。
晉王坐在李徹身側(cè),左邊是一眾晉地商賈,右邊則是以孔興為首的晉陽府官員。
兩邊大眼瞪小眼,互相看著不順眼,顯然是積怨已久了。
李徹不由得啞然失笑,這一官一商,在后世明明該是最和睦的關(guān)系,怎么到這里就變成仇人了?
真是倒反天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