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愛》(粵語詩)
一一作家班廿年重聚,詩之
文樹科
呢班,一群執(zhí)刀刻畫
火星撞地球嘅人……
呢群,一班孤身只影
潛行喺晏夜自己巢穴啲人……
佢哋個個唔喺心地善良
噈實定喺耐得穩(wěn)寂寞嘅靈魂……
啲散聚嘅心,佢哋劈起酒嚟
杯酒洋溢滿堂嘅豪氣……
佢哋唱,佢哋跳,佢哋開懷大笑
冚嗪唥黐埋一笪,仲有男女先生……
《樹科詩箋》2025。3。1。穗城珠江畔。作協(xié)之家
《方言詩學視域下的情感交響》
——
論樹科《師生愛》的文學張力
文阿蛋
在當代詩歌創(chuàng)作的多元圖景中,樹科的粵語詩《師生愛》以獨特的語言質(zhì)地與情感濃度,構(gòu)建出別具一格的藝術(shù)世界。這首創(chuàng)作于作家班廿年重聚時刻的詩篇,突破了傳統(tǒng)詩歌語言范式,將粵語方言的鮮活生命力注入詩行,在看似平實的敘事中,激蕩出深沉的情感交響與文學哲思。方言作為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承載著獨特的文化記憶與情感密碼,而樹科正是通過對粵語方言的巧妙運用,為詩歌賦予了濃郁的地域色彩與文化底蘊,同時也展現(xiàn)出師生情誼在歲月沉淀后的醇厚與熱烈。
一、粵語方言:地域文化的詩性編碼
粵語作為漢語方言中的重要一支,具有獨特的語音、詞匯和語法系統(tǒng),其豐富的表現(xiàn)力與文化內(nèi)涵為詩歌創(chuàng)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師生愛》中,樹科大量運用粵語方言詞匯,如
“呢班”“噈實”“冚嗪唥”“黐埋一笪”
等,這些詞匯不僅增強了詩歌的地域特色,更賦予詩歌一種鮮活的口語化特質(zhì)。正如清代詩人黃遵憲在《人境廬詩草自序》中所言:“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樹科以粵語方言入詩,正是踐行了這種
“手寫我口”
的創(chuàng)作理念,使詩歌更貼近生活,更具真實感與感染力。
方言詞匯的運用,讓詩歌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澳匕?,一群執(zhí)刀刻畫
火星撞地球嘅人……”,“呢班”
作為粵語中常用的指示代詞,親切自然,拉近了讀者與詩歌的距離?!皥?zhí)刀刻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