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完見面禮后,朱高燧并沒有過多停留,回到了自己居住的房間中。
洗完澡后的朱高遂,雖然很累,但也沒有馬上睡覺。
他掏出手機,按照朱吾能教他的,開始繼續(xù)刷大明的歷史。
白天的時候,朱高燧通過查閱歷史得知:在永樂二十一年之時,當(dāng)時身為皇帝的父親朱棣身染重病,臥床不起。
而就在此時,心懷不軌的自己,竟然萌生出了一個可怕的念頭——想要毒害父皇,廢除大哥,建立假詔書,從而讓自己順利繼承皇位。
然而,令朱高燧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個精心策劃的陰謀,最終還是敗露了。
消息一經(jīng)傳出,立刻引發(fā)了軒然大波,整個朝廷上下都為之震動。
這場未遂的政變,以失敗告終,朱棣在知曉此事之后更是怒不可遏,對于自己這個忤逆不孝之子,產(chǎn)生了強烈的殺意。
幸運的是,關(guān)鍵時刻,又是寬厚仁慈的太子大哥站出來,為朱高燧說話。
太子向憤怒的朱棣進言道,有可能是朱高燧手下人的陰謀詭計所致,也許朱高燧本人對此事并不知情。
由于太子朱高熾堅持不懈地為朱高燧求情說好話,朱棣才漸漸平息了怒火,打消了殺掉朱高燧的念頭。
下令將朱高燧的幫兇以及與此事相關(guān)的一干人等全部處以死刑,以此來警示眾人。
至此,這件轟動一時的事件,才算是暫時告一段落。
看完這段歷史記錄后的朱高燧,心中不禁暗自嘀咕道:“哼!老大還真是個不折不扣的爛好人啊,不過自己不是很愛父皇,怎么可能以后就會對父皇下毒手呢?難道自己為了皇位竟然會這么不擇手段嗎?”
時間轉(zhuǎn)眼到了第二年,朱棣再一次親率大軍北伐,此次卻未能凱旋而歸,而是在行軍途中不幸病逝。
朱棣的離世,太子朱高熾順理成章地登上了皇位,成為了大明新的統(tǒng)治者。
經(jīng)歷了如此之多波折與變故的朱高燧,終于徹底死了那顆爭奪皇位的心。
從此,他選擇遠離朝堂紛爭,過上了低調(diào)而平靜的生活。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喜歡捉弄人,他的大哥朱高熾,僅僅在位十個月便匆匆離世。
朱高燧心里清楚,大哥朱高熾生性仁慈寬厚,如果由他來執(zhí)掌天下,自己夢安然度過此生。
可如今,接替皇位的是侄兒朱瞻基,情況就變得難以預(yù)料了。
畢竟,在宮廷斗爭如此激烈殘酷的環(huán)境下,誰也無法保證自己的安全與前途。
于是乎,隨著朱高熾的駕崩,原本已經(jīng)漸漸熄滅的稱帝之火,再度在朱高燧的心頭熊熊燃起。
而此時,還有一個人同樣對龍椅虎視眈眈——那便是他的二哥,漢王朱高煦。
這位野心勃勃的王爺,對于皇位的渴望從未有過半分消減。
朱高煦決心要效仿父皇朱棣發(fā)動的靖難之役,將剛即位不久,根基未穩(wěn)的侄兒朱瞻基置于死地。
朱高煦和朱高熾爭奪太子之位時,朱高燧表面上看似堅定地站在了朱高煦這一邊,支持他與朱高熾展開激烈角逐。
正因如此,朱高煦自然而然地認(rèn)為,可以拉攏朱高燧一同起事,攜手共圖大業(yè)。
雖說朱家這三位兄弟各懷心思,但若論起智謀心機,老大朱高熾無疑是最為深沉內(nèi)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