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寇當(dāng)追,除惡務(wù)盡。
倭酋木村武陟已死,雙木洲營寨亦被攻破,群寇無首無寨,于慌亂之中,如無頭蒼蠅般四處奔逃。
對于這些潰兵,若就此放縱不管,必傷及無辜百姓,或聚而成勢,更添大患。
官軍奉戚弘毅軍令,以雙木洲營寨為中心向外搜索追殺,欲將倭寇追而殲之,一個不留。
其中,又以裴南小隊追擊最急,殺敵最狠。
只因雙木橋犧牲的百夫長周勐曾是裴南小隊的隊長,故此追擊之時,裴南小隊便更添復(fù)仇之心,一路兇狠殺敵,為了效率更高,連報功請賞用的首級都顧不上割下。
追擊之中,曾遇一隊倭寇藏身山洞之中,裴南命人舉火燒洞,煙熏火燎,只聽得倭寇慘叫連連,俱被悶殺于洞中。
見洞中倭寇業(yè)已伏誅,裴南顧不上多耗時間,便又率小隊,追擊其他倭寇殘兵而去。
即便如此,對于潰散的倭寇,依然難以盡除。
混亂之中,還是有零星倭寇逃到雙木洲外圍。
自以為逃出生天的倭寇殘兵互相擁抱歡呼,慶祝自己的劫后余生,甚至還幻想著能逃到附近村鎮(zhèn),劫掠殺戮一番,以向官軍泄憤,并慶祝自己的新生。
然而,歡呼雀躍的倭寇并不知道,在暗處,有無數(shù)雙眼睛正死死地盯著他們——那是老將軍黃霄的人馬。
海波城之戰(zhàn),黃霄便曾與戚弘毅合作殲敵,但因疏忽使倭酋山本岡夫攜殘部逃至聞濤島。
后,老將軍黃霄因爭功與戚弘毅決裂,又被戚弘毅追回,說明緣由后,二人盡消嫌隙。
這一次,老將軍黃霄并未再次爽約,派所部人馬,將雙木洲圍的如同鐵桶一般。
見戚弘毅軍隊獲勝,倭寇殘兵四散逃來,黃霄大喜。
他舉起手中象鼻大刀,喊一聲:“殺?!?/p>
隨即,老將軍便帶頭拍馬沖殺下去,大刀過處,血肉橫飛,倭寇猝不及防,登時便被殺的人仰馬翻。
然而,正在老將軍于倭寇殘敵之中縱馬沖突,盡情廝殺的時候,倭寇之中卻突然躍起一白衣劍客,劍法飄逸,亂如碎云,徑向老將軍刺去。
老將軍一路廝殺,正在興頭上,不防有此一擊,慌亂中閃身躲避,身體一時失衡,竟失足落馬。
那白衣劍客并非尋常倭寇,正是七人刀眾中的柳生浮云。
此人野心不俗,自陳忘處習(xí)得完整的浮云劍后,便背棄雙木洲營寨,早早逃了出去,欲尋機自立,不再寄人籬下。
見老將軍墜馬,本是一舉成擒的好機會,柳生浮云卻不敢戀戰(zhàn),一心逃脫,當(dāng)即奪馬勒韁,馳騁而去。
“將軍!你,你沒事吧!”黃霄墜馬之后,昏沉了一陣,醒來后,卻見自己被一個少年護在身旁。
“我沒事,”黃霄老將軍站起身來,待看清那少年面目,大驚道:“博文,戚弘毅叫你在我軍中觀戰(zhàn),你怎么上戰(zhàn)場來了!”
沒錯,那少年正是張博文。
出征之前,張博文主動向戚弘毅請戰(zhàn),然而戚弘毅知其身負奇才,怕刀劍無眼,不肯輕用。
但經(jīng)不住博文軟磨硬泡,戚弘毅這才姑且將他放入守衛(wèi)外圍的黃霄軍中,并向老將軍黃霄千叮嚀萬囑咐,只說這小子入伍不久,未來要留作大用,只讓他觀戰(zhàn)就好,千萬別讓他上戰(zhàn)場。
可張博文卻不這樣想。
他雖剛?cè)胲姞I,但卻被戰(zhàn)士們抗擊敵寇的事跡感染,想同他們一起上陣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