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一切順利。
但周逸塵的目光,落在了化驗單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肌酐值,110。
這個數(shù)值在正常范圍的上限,不算異常,絕大多數(shù)醫(yī)生看一眼也就過去了。
可周逸塵知道,這個病人來的時候就有點脫水,補液之后腎功能才恢復正常。這說明她的腎臟底子可能不算太好。
青霉素雖然是神藥,但對腎臟還是有一定負擔的。
既然有負擔更小的選擇,為什么不用呢?
他又拿起筆,把青霉素劃掉,換成了對腎臟影響更小的紅霉素,還在旁邊標注了一句:“病人腎功能需密切觀察?!?/p>
就這樣,一個上午,周逸塵幾乎把自己手頭所有病人的醫(yī)囑,都重新審視了一遍。
有的調(diào)整了用藥時間,有的微調(diào)了劑量,有的甚至更換了藥物。
每一個改動都不大,甚至可以說微乎其微。
但每一個改動背后,都是基于對這個病人個體情況最細致的考量。
年齡、體質(zhì)、有沒有其他并發(fā)癥,甚至他都考慮到了病人的家庭經(jīng)濟條件,盡量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用最便宜的藥。
……
護士站里,江小滿正忙著核對醫(yī)囑。
當周逸塵新開的醫(yī)囑單送過來時,負責那一組病人的護士李娟“咦”了一聲。
“小滿,你快來看,周醫(yī)生把十五床的藥,改成飯后一小時吃了?!?/p>
李娟是個二十出頭的姑娘,剛來醫(yī)院不久,做事最是較真。
“胃藥不都是隨餐或者飯前吃嗎?怎么還有飯后一小時吃的?”
江小滿湊過去看了一眼,也愣了一下。
她跟著周逸塵學了這么久,自然知道胃藥的作用原理,這個用藥時間確實有點不尋常。
但她對周逸塵有一種近乎盲目的信任。
“周醫(yī)生這么改,肯定有他的道理?!苯M說,“咱們照著執(zhí)行就行了?!?/p>
話音剛落,另一個護士黃霞也拿著另一張醫(yī)囑單走了過來。
“九床的也改了,好端端的青霉素,怎么給換成紅霉素了?這不折騰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