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上學”。
他接過紙,抬頭看向王建軍:“現在知道壓力在哪了嗎?不是學位不夠,是我們的工作沒做到位!”
當天下午,周志高在照陽三中臨時召開現場會。
他讓王建軍站在講臺上,聽每個家長講述辦證難的經歷。
一個建筑工人掏出被雨水泡爛的暫住證:“我在照陽工地干了八年,孩子想在這里上學,說我暫住證不滿三年,可我去年換證時,他們說系統升級不給辦!”
周志高轉向隨行的教育部基教司司長:“馬上修改政策,取消暫住證年限要求,憑勞動合同和租房證明即可入學?!?/p>
他又看向王建軍,“從今天起,照陽教育局實行‘首問負責制’,第一個接待家長的工作人員必須全程跟進,直到問題解決?!?/p>
“哪個環(huán)節(jié)卡殼,就處理哪個環(huán)節(jié)的負責人!”
王建軍臉色慘白,卻不敢反駁。
周志高看著臺下家長們將信將疑的眼神,知道光靠命令不夠。
“這樣吧,”
他拿出手機,“我的手機號留給大家,以后遇到入學問題,直接給我打電話?!?/p>
臺下先是寂靜,隨即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那個跪地的母親又哭了,這次卻是喜極而泣。
離開照陽時,天已經黑了。
小云看著后視鏡里逐漸縮小的城市燈光,輕聲說:“部長,您剛才真把手機號給他們了?”
周志高看著手機屏幕上剛收到的短信,是那個羊角辮女孩的父親發(fā)來的:“周部長,我女兒明天就能去城里上學了,謝謝您。”
他笑了笑:“給了。如果連手機號都不敢給老百姓,還當什么人民公仆?”
車子駛上高速時,周志高接到劉曉雅的電話。
“老公,洛汐今天在學校交了個新朋友,是從四川轉來的隨遷子女?!?/p>
劉曉雅的聲音帶著笑意,
“那孩子說,他爸爸跑了三個月的手續(xù),昨天突然就辦下來了,還說遇到了個好部長。”
周志高握著電話,想起照陽家長們感激的眼神,想起小女孩遞過來的
“我想上學”
紙條。
“曉雅,”
他輕聲說,“我們做的事,正在改變很多人的命運?!?/p>
接下來的兩個月,周志高帶著小云跑了六個勞務輸出大省。
每到一地,他都要先去教育局暗訪,再召開家長座談會。
在某些地區(qū),他發(fā)現某區(qū)教育局故意拖延政策落地,竟是為了給
“關系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