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機關(guān)干部去工地當(dāng)一天農(nóng)民工,讓外來務(wù)工人員去體驗窗口服務(wù),報名表剛貼出來就被搶光了。
信訪局的小李換上工裝時,安全帽在頭頂晃悠。
他跟著安徽的張師傅綁鋼筋,中午在工地食堂啃冷饅頭,下午就紅著眼圈去找局長:“他們的工資單上,加班費被折成了代金券,只能在指定超市用?!?/p>
而四川的抹灰工老王坐在政務(wù)大廳的窗口后,對著電腦屏幕手足無措。
有個老太太來辦老年證,他搗鼓了半小時系統(tǒng)還沒弄好,急得滿頭汗:“原來你們的工作也這么難?!?/p>
周志高站在走廊里,聽著交換回來的干部們爭論。
有人說“農(nóng)民工不容易”,有人說“窗口服務(wù)也委屈”,吵到最后突然都笑了,說“原來大家都在使勁活著”。
俞虎友把周志高的話寫在會議室的黑板上:“穿這身衣服,就得有勒緊褲腰帶的覺悟?!?/p>
粉筆灰落在他的中山裝肩頭,像落了層霜,“昨天財務(wù)科說,能從招待費里再擠出兩百萬,給農(nóng)民工宿舍裝空調(diào)?!?/p>
劉成往黑板上畫了個大大的笑臉:“我們還打算搞個‘新肖市人’春晚,讓河南的豫劇和本地的評彈同臺?!?/p>
他往周志高手里塞了張節(jié)目單,第一個節(jié)目是“大合唱,龍的傳人”。
離開肖市的那天,周志高去了趟新開的便民服務(wù)中心。
外來務(wù)工人員和本地人在同一個窗口排隊,取號機吐出的票上,編號前面都印著顆小紅星。
穿旗袍的工作人員給甘肅小伙遞了杯熱水,說“你的居住證三天后就能拿,孩子上學(xué)的事我?guī)湍銌柫恕薄?/p>
俞虎友和劉成在車站送行時,手里捧著個沉甸甸的盒子。
打開一看,是本新的留言簿,第一頁貼著張合影:穿工裝的、穿校服的、穿旗袍的擠在一起,背景是肖市的紡織廠,煙囪里的煙在藍(lán)天下畫著溫柔的弧線。
“周部長說的對,”俞虎友的聲音里帶著些微啞,“把自己當(dāng)老百姓,就知道路該往哪走?!?/p>
他往盒子里塞了個信封,是三十七個農(nóng)民工湊錢買的鋼筆,筆帽上刻著“為民”二字。
火車開動時,周志高望著窗外掠過的棉田。
肖市的紡織廠正在開工,機器的轟鳴聲里,仿佛能聽見無數(shù)個聲音在合唱。
他知道,俞虎友和劉成的民生之路還很長,但只要他們記得把自己當(dāng)老百姓,這條路就永遠(yuǎn)不會走偏。
鋼筆在口袋里硌著肋骨,周志高突然想起老書記的話:“官服是老百姓給的,穿在身上,就得暖著老百姓的心?!?/p>
此刻的肖市,正把這句話,縫進(jìn)了城市的每個針腳里。
下一站的站牌在遠(yuǎn)處閃著光,周志高的筆記本上,新寫了行字:“民生無他,將心比心。”
筆尖劃過紙頁的聲音,像在為這場未完的旅程,又寫下了溫暖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