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御書房。
宣帝聽聞王平求見,即刻宣召。待王平道明來意,宣帝神色略顯古怪。
這小子,竟想到讓他這位天子為《論語》作序?然而心思稍轉(zhuǎn),宣帝心頭便是一陣滾燙。這第一版《論語》的刊行售賣,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寒門子弟讀書識字的門檻將被踏破,意味著知識的傳播將如江河奔涌,沛然莫御!大儒參與編纂,則意味著寒門與世家在學(xué)識積累上的差距,將日益彌合。
假以時日,待第二本、第三本、第四本類似“經(jīng)典”相繼問世,世家賴以自傲、壟斷知識的根基,必將土崩瓦解!
一念及此,宣帝胸中激蕩,大手一揮:“準(zhǔn)了!這序,朕來做!”
至于延請其他大儒參與編纂一事,宣帝思忖,此事尚不宜由他這位天子親自出面、大張旗鼓地指派。這任務(wù),便又落回了王平肩上。
編纂《論語》需作注釋解義,虞老年事已高,宣帝不忍其過度操勞。除他之外,至少還需兩位德高望重的大儒擔(dān)綱。
但這剩下的兩個名額,卻讓王平一時犯了難。他在長安城,有名的武將倒是認(rèn)識不少,可這當(dāng)世大儒……還真沒結(jié)識幾位。即便認(rèn)識,此等關(guān)乎教化根基、國之命脈的大事,他也不敢輕率托付,稍有不慎,便可能遺禍無窮。
御階之上,宣帝將王平臉上的難色盡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意。他隨手拿起御案旁的一本奏折,悠悠道:
“王平啊,你莫非忘了你的授業(yè)恩師,柳夫子?”
“陛下,”王平連忙拱手,“恩師自然在列。只是……即便加上恩師,尚缺一位!不知陛下能否……”他抬起頭,臉上堆起討好的笑容,“替微臣牽個線,搭個橋?”
“剩下一位?”宣帝挑了挑眉,語帶調(diào)侃,“想讓朕替你想辦法?”
“陛下圣明!”王平順桿就爬。
“哈哈!圣明朕認(rèn)了,”宣帝朗聲一笑,隨即話鋒一轉(zhuǎn),“可這事,朕顧不上幫你。你且放心,若你實在尋不到合適人選,便去請教柳夫子,他自有決斷?!?/p>
宣帝莞爾,揮了揮手:
“造紙與印刷二事,你辦得極好,于國功莫大焉,朕都記在心里了。”
“行了,若無事,便退下吧。進(jìn)士分流之期將至,分流一事關(guān)乎社稷,責(zé)任意義重大,諸事繁雜,朕就不與你多敘了。”
“微臣告退!”
王平躬身行禮,目光不經(jīng)意間掃過御案上那堆積如山的奏章,心中了然,旋即轉(zhuǎn)身,步履沉穩(wěn)地退出了御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