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來就是我們的業(yè)務,陳凡老師,發(fā)幾篇來。”
“幾篇沒有,要就一篇一篇欣賞?!?/p>
不。
哪怕就是一篇,陳凡也覺得,應該折開幾個章節(jié)。
想了想,陳凡便給教育報編輯發(fā)送了莊周的一篇文章:“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皸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
這里的惠子,就是莊周的好朋友,同是宋國人的惠子。
而這一篇,出至于《逍遙游》。
是否看起來有一些不像?
事實上。
逍遙游全文比較長,大眾所熟知的只是大鵬鳥篇幅。
但其實。
要完整的了解逍遙游,光看大鵬鳥篇是不夠的。
這篇文章翻譯過來,那就是,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給我大葫蘆的種子,我種下后結出的葫蘆大得可以容納五石。用它來盛水,它卻因質地太脆無法提舉。切開它當瓠,又大而平淺無法容納東西。我不是嫌它不大,只是因為它無用,我把它砸了。
莊子就回答說:你真不善于使用大的物件。宋國有個人善于制作防止手凍裂的藥,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絲絮為職業(yè)。有個客人聽說了,請求用一百金來買他的藥方。這個宋國人召集全家商量說:‘我家世世代代靠這種藥從事漂洗絲絮,一年所得不過數金;現(xiàn)在一旦賣掉這個藥方馬上可得百金,請大家答應我賣掉它,結果他就將這個藥方給賣掉了。
客人買到藥方之后,就去游說吳王。那時正逢越國入侵吳國,吳王就命他為將,在冬天跟越國人展開水戰(zhàn),大敗越人,吳王割地封侯來獎賞他。同樣是一帖防止手凍裂的藥方,有人靠它得到封賞,有人卻只會用于漂洗絲絮,這是因為使用方法不同啊?,F(xiàn)在你有可容五石東西的大葫蘆,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卻擔憂它大而無處可容納,可見你的心地過于淺陋狹隘了!”
莊子里面有大量的故事是他與惠子兩人個的斗嘴。
別看這樣的斗嘴。
斗著斗著,一系列的先賢哲學便從此出來。
“哇卡卡,就喜歡莊子與惠子的斗嘴,好像每一次惠子都斗不贏。”
“也不是,有的時候莊子斗不贏的時候,他就開始逗逼搞笑了,比如子非魚?!?/p>
“那這篇是什么意思?”
“感覺與之前莊周所說的無用之用差不多,但又不一樣。莊子好像是批評惠子,不能將無用的東西化為有用?!?/p>
“了解,了解。”
……
可以說。
陳凡在教育報發(fā)表的莊周的作品,每一篇都引起他人的注意。
至于有人說看不懂,沒關系。
有大佬給你翻譯。
不但給你翻譯,他還會聯(lián)系上下文給你解釋這篇文章到底表示的是什么。
這也讓陳凡暗暗點頭。
文字的魅力果然不是視頻與圖片相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