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一家想著王石井和邵云安送王青去私塾,估計也是去鄰村的私塾。
那邊束修便宜,去讀書的也多是農(nóng)家子??h里的私塾不好去,人家夫子對求學的學生要求高,相應的束修也高。
而且送去縣城的私塾,就得住在那邊,每天早晚接送不現(xiàn)實,又是一筆花銷。
所以趙河拿給邵云安的那幾本書,也是鄰村私塾的夫子要求看過的。
邵云安知道趙叢博在鄰村上學,也只是知道。他壓根兒就沒考慮過送王青去那邊讀,要去肯定是去縣上。
荷包蛋做好了,王石井才回來了,手里提著兩袋子的白芝麻。
他去通知了王四嬸、周嬸和夏嬸明天喊幾個婦人過來幫忙,順道在村里收了些邵云安要的芝麻,還定了他要的石磨。
村里人種芝麻的少,都是收獲之后賣去縣上的油料作坊。油料作坊收豆子、芝麻和菜籽。
這里的農(nóng)民已經(jīng)會種植花生了,不過產(chǎn)量不多,也不吃花生油。
邵云安也不知道花生油是什么時候普及開來的,他也不準備去榨(油)。
處理果子得在白天天亮的時候,這過一會兒天就要黑了,黑燈瞎火的不方便。
周嬸本來不好意思來,她還沒做好衣裳,王石井跟她說衣裳不急著穿,但他這邊處理果子需要人手。
王石井洗洗手去和面,吃完飯還有的事忙。
邵云安要處理前一天晾曬好的野菊花,也要做一些羊奶子果醬和桃子醬。
他要看看這山上的野桃子做成醬后的口感如何。
野菊花要去梗、去雜物,還要把有腐爛跡象的花挑出來。
邵云安沒讓王石井幫忙蒸花,讓他去洗一些羊奶子果和桃子,王青和妮子一起。
前一天采摘回來的野菊花都處理好了,邵云安要把曬好的野菊花先蒸出來。
每個蒸盤里整齊地擺好菊花。大鐵鍋中加入些水,不必太多,水開后疊放上三個蒸籠,上蓋。
火要旺,蒸的時間也就四五分鐘。聽起來簡單,操作起來卻很難把握,弄不好,花要么還生,要么熟過了。
邵云安在心里數(shù)秒,估摸著差不多了,他把蒸籠拿下來,接著下一批。
處理果子和蒸野菊花都是細致的活兒,王石井這邊弄完,邵云安那邊也快蒸完了。
蒸好的菊花放在簸籮攤開暴曬,這樣暴曬三天后才能給菊花翻面繼續(xù)暴曬,兩次暴曬要七天。
托周叔做的大簸籮還沒送來,還是王石井去借了兩個過來。家里買的簸籮都晾著茶葉和木耳那些的。
曬好的菊花要再根據(jù)溫度和濕度的情況儲藏幾天,再拿出來暴曬兩天,這才能徹底曬透便于保存和使用。
現(xiàn)在的氣溫低下來了,但太陽不錯,這個月份也正好不是雨季。暴曬的工作還是交給王青和妮子。
兩個孩子知道句話是要拿去換錢的,照顧起來特別精心。
太陽落山了,光線也昏暗了起來。王石井去做飯,要忙的事情多,飯也就簡單點,他做面條。
邵云安拿了一個新買的砂鍋來熬果醬。這砂鍋是昨天買回來的,已經(jīng)換了幾次水泡了一天,可以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