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后的甜草田在晨霧中舒展,新苗破土的脆響比鳥鳴更輕,卻像鼓點敲在重孫女的心上。她蹲在田埂邊,指尖懸在新苗上方,不敢觸碰——苗尖的露珠里裹著細(xì)碎的陽光,恍惚是太婆林穗臨終前,眼角那滴未落下的淚。
“媽媽,它們在笑呢?!毙⊙绢^的聲音帶著奶氣,她攥著半塊麥芽糖,糖渣順著指縫落在泥土里,立刻引來幾只螞蟻。重孫女看著螞蟻拖走糖渣,突然想起林穗說過的話:“甜要撒在土里,才會生根?!?/p>
昨夜整理太婆的遺物時,她在樟木箱底層翻出個褪色的藍(lán)布包,里面是本泛黃的手札,紙頁邊緣被蟲蛀得坑坑洼洼,字跡卻依然清晰——是林穗二十歲時寫的,記錄著她第一次跟著阿婆學(xué)熬糖的日子。
“……阿婆說,熬糖要守著鍋,像守著睡著的蝴蝶,急不得?;鸫罅藭?,火小了不凝,得讓糖自己慢慢醒過來。今天的糖熬糊了,阿婆沒罵我,只說‘糊味里有骨氣,下次就知道火候了’?!?/p>
重孫女摸著紙頁上的焦痕,那是林穗當(dāng)年不小心打翻糖鍋時燙出的印記,像朵黑色的花。她突然明白,太婆留著這手札,不是為了記日子,是為了把“守”字傳給后來人。村里的老石匠扛著鑿子來祠堂,他要給新苗田刻塊碑,碑名暫空,只在側(cè)面留了片光滑的石面——按規(guī)矩,要等新苗長成,讓最年幼的孩子拓上掌印才算完整。
“這石面得用甜草汁泡三天,”石匠蹲下來,用手指敲了敲石碑,“林婆婆當(dāng)年說過,石頭有記性,泡了甜草汁,能記住每代人的掌紋。”他從工具袋里掏出個鐵皮盒,打開,里面是十幾枚生銹的糖模,有圓的、方的、花瓣形的,最底下那枚刻著歪歪扭扭的“穗”字,邊緣已經(jīng)磨平。
“這是林婆婆十五歲做的模子,”石匠笑著說,“當(dāng)年她想刻‘穗’字,刻了七次才成,最后把手指頭都磨破了,血滴在模子里,說‘這樣糖里就有勁兒了’?!?/p>
重孫女接過糖模,指尖撫過那個“穗”字,能摸到深淺不一的刻痕,像串藏在時光里的密碼。她突然想去看看太婆當(dāng)年熬糖的老灶,便拉著石匠往村西頭走。
老灶在一間廢棄的土屋里,灶膛里還留著半捧沒燒完的甜草灰。重孫女蹲下來,用樹枝扒開灰燼,發(fā)現(xiàn)里面埋著個小小的陶碗,碗底結(jié)著層黑褐色的糖渣,硬得像石頭。
“這是‘守歲糖’,”石匠解釋道,“林婆婆說,每年除夕熬一鍋,埋在灶膛里,來年開春挖出來,能甜一整年。她七十三歲那年,挖出來的糖渣里長出了棵甜草苗,就是現(xiàn)在這片新苗田的祖宗?!?/p>
重孫女小心地把陶碗捧出來,碗沿的缺口正好能放下小丫頭的手指。小丫頭好奇地伸進(jìn)去,指尖沾了點黑糖渣,舔了舔,突然拍手:“是太婆的味道!跟昨天吃的麥芽糖不一樣,有點苦,可是越嚼越甜!”
重孫女看著女兒亮晶晶的眼睛,突然懂了太婆手札里的話:“苦是甜的根,沒嘗過焦糊味,怎么知道純糖的清潤?”三日后,新苗田的石碑前聚滿了人。孩子們舉著自己拓的掌印紙,大人們捧著各家的傳家糖模,連鄰村的老糖匠都背著工具趕來,說要給新苗“聽”最老的熬糖曲。
重孫女牽著小丫頭的手,站在石碑前。石匠已經(jīng)把側(cè)面的石面打磨光滑,陽光照在上面,反射出柔和的光。小丫頭的手掌太小,拓印時總握不住墨塊,重孫女便握著她的手,慢慢在紙上按壓——紙上立刻出現(xiàn)個小小的掌印,邊緣帶著孩童特有的圓潤。
“要用力嗎?”小丫頭抬頭問,鼻尖沾了點墨。
“不用,像摸小貓那樣輕就行?!敝貙O女笑著說,“太婆說,掌印不是刻出來的,是長出來的,像田里的苗,你對它好,它就長得周正?!?/p>
掌印拓好后,石匠用特制的朱砂將其拓在石碑上。小丫頭的掌印落在石碑最下方,正好接住林穗掌印的紋路,像溪水匯入大河。村民們鼓起掌來,孩子們舉著自己的掌印紙圍上來,要把自家的印記也添在石碑上。
重孫女突然提議:“不如我們把掌印紙埋在新苗田吧?讓紙里的墨汁滲進(jìn)土里,給新苗當(dāng)肥料。”
大家紛紛贊同。很快,五顏六色的掌印紙被小心地埋進(jìn)土里,上面覆了層薄土,灑了今年新收的甜草籽。小丫頭提著小水壺,給埋紙的地方澆水,水珠落在土上,濺起細(xì)小的泥點,像無數(shù)個跳躍的音符。
“媽媽,太婆會看見嗎?”小丫頭問。
“會的?!敝貙O女指著新苗,“你看那些苗尖,每顆露珠里都有太婆的影子?!?/p>
人群散去后,重孫女獨自留在田埂上。風(fēng)吹過新苗田,發(fā)出沙沙的聲響,像太婆在哼老掉牙的熬糖歌。她彎腰拔了棵雜草,指尖突然觸到塊硬硬的東西——是塊碎瓷片,上面印著半朵桂花,是林穗當(dāng)年最愛的桂花糖瓷碗的碎片。
她把瓷片收好,放進(jìn)貼身的布包里。包里還裝著林穗的手札、那枚生銹的“穗”字糖模,還有小丫頭剛拓的掌印紙。
夕陽西下,新苗田被染成金紅色。重孫女看著苗尖的露珠滾落,在土里砸出小小的坑,突然明白:所謂傳承,從不是把舊物鎖進(jìn)箱子,而是讓它化作泥土,滋養(yǎng)新的生命。
就像太婆熬糊的糖渣能長出甜草,就像焦黑的掌印能托住新苗的根,就像此刻她心里的暖意,一半是回憶的甜,一半是新生的光。林穗蹲在灶門前添柴時,褲腳沾了圈黑灰。她盯著灶膛里跳動的火苗,看火星子裹著草木灰往上竄,突然想起早上阿婆說的話:“糖熬糊了別扔,埋在土里,來年能長出甜的?!?/p>
鐵鍋里的麥芽糖正冒著泡,金黃的糖漿順著鍋沿往下淌,滴在灶面上凝成琥珀色的塊。林穗伸手去接,指尖剛碰到糖塊,就被燙得縮回手,卻在縮手的瞬間,看見灶膛角落的灰燼里,躺著塊焦黑的東西——是昨天熬糊的糖渣,硬得像塊小石子。
她悄悄把糖渣撿起來,用衣角擦了擦,塞進(jìn)圍裙口袋。口袋里還裝著阿婆給的銅板,是讓她去村口買鹽的??伤F(xiàn)在只想往村后的坡地跑,想看看阿婆說的“長出甜的”,到底是什么模樣。
坡地的土凍得發(fā)硬,林穗用樹枝挖了個小坑,把糖渣埋進(jìn)去,又從溪邊捧了些水澆上。風(fēng)卷著雪沫子打在臉上,她卻不覺得冷,盯著那個小小的土堆,突然笑出聲來。阿婆說過,她出生那天,灶上的糖剛熬糊,阿公就說這丫頭命里帶“焦香”,將來準(zhǔn)是個能把苦日子過甜的。
這時,坡下傳來腳步聲,是隔壁的阿柱。他背著半簍柴火,看見林穗蹲在雪地里,忍不住喊:“穗丫頭,凍傻了?這天氣埋東西,等開春早爛了!”
林穗扭頭瞪他:“才不會!阿婆說的,糖渣里有勁兒,能頂過三九天!”
阿柱放下柴火,走過來蹲在她旁邊,從懷里掏出個烤紅薯,塞給她:“喏,我娘剛烤的,比你那破糖渣管用?!奔t薯燙得林穗直搓手,可她還是把紅薯揣進(jìn)懷里,騰出手來又往土堆上蓋了層雪:“我不跟你說,你不懂!”
阿柱看著她凍得通紅的鼻尖,突然撓撓頭:“開春我來幫你挖!要是真長東西了,我……我把我家那只蘆花雞送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