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若想吃技術(shù)的紅利,那就必須同時接納技術(shù)官員,要不然,誰跟你干?
技術(shù)多是賤民從事的職業(yè),你們這些高門大戶的也都看不上。那么,李唐可以送人來學習,從賤民、奴仆中選擇這種已經(jīng)有些手藝的,年紀大概在十二到十五歲。
學成之后,你們給的待遇好,他們自然會榮歸故里;反之,你看他們回去嗎?
待遇不是用錢能衡量的,留在華朝有官做,回去便只給錢財,那人家也不能干呀。
所以,那些世家就是明知這蜜糖里藏著刀片子,但還是會選擇咽下去。
一個國家,所需的官員就這么些,多了就機構(gòu)冗繁,財政負擔大了。所以,在固定的官員人數(shù)的情況下,世家占一部分,功臣占一部分,寒門占一部分,技術(shù)官員占一部分。
這么一對沖,世家占比還會更低,這就算是壓制下去了。
四爺又說:“同時,咱們該開武舉……”
嗯!李唐也會開!關(guān)隴最初不就是軍事重鎮(zhèn)的軍事家族嗎?
“包括咱們在內(nèi),不能再允許’出將入相‘了?!?/p>
出將入相的意思就是,在朝便能任文職,出兵則領兵。就像是長孫無忌,是不是出將入相的人物呢?這會出權(quán)臣的!
權(quán)臣多數(shù)出世家中,一如長孫無忌。
軍就是軍,政就是政,來回調(diào)撥,交換任職,這不可以。
桐桐聽著,這是從軍事上轄制其軍權(quán)。
政治、軍事雙管齊下了,還有么?
“還有!”經(jīng)濟上,更得重視,“門閥掌握大量的土地,故而,在一定程度上,世家是掌控著糧食市場的。因著他們控制著糧食市場,跟咱們的貿(mào)易中……從今往后,只怕他們會在糧食上反掐咱們的咽喉。”
桐桐就說:“褚遂良給過建議,認為可在遼東設立海港?!?/p>
是的!從山東到遼東,走海路是可以的。而山東豪強是支持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的勢力,他們不會跟李世民逆著來。
所以,經(jīng)濟上的壁壘只是跟李唐那些舊的貴族的,并不是跟李唐朝廷的,這不一樣。
yanqg03_bbjzgrht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林木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