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臨也勢必要被文官集團鄙夷之后再排擠。
蕭臨一黨的官員自不會眼睜睜看著主子受辱,極力與出聲的晉王黨爭辯起來,卻也只叫場面更難看了。
他們心中憤懣,對林昭的印象一降再降,角落里的林家父子更是丟人得恨不得把頭埋進地底去。
但大臣們很快就在蕭臨的眼神示意下住了嘴。
治國又不靠作詩,只要有機會挽回圣心,蕭臨覺得現(xiàn)在丟臉也不算什么。
正當(dāng)他沉思作詩之際,崔錦忽然小心翼翼道:“側(cè)妃無狀,妾身也有持家不嚴之過,愿替?zhèn)儒鸀槟负螳I詞,彌補過錯?!?/p>
話落,不等嫻貴妃出言阻止,她便快速開口:“瑤臺月滿,獨照椒房暖,十二珠簾金鳳展,步步蓮花御苑。
德承周室三春,容傾漢殿千尊,四海齊瞻坤儀,山河長奉慈恩?!?/p>
隨著最后一句話落下,她恭身叩拜:“恭祝母后德壽雙臻,鸞儀永駐——”
眾人愣了一瞬。
這詞文采還怪不錯的,信王府有王妃這等才華之人,為何還要叫個只會弄虛作假的側(cè)妃打出才名出頭?
信王腦子沒事吧?
皇后這回的笑容真誠了些:“好孩子,快起來吧?!?/p>
崔錦謝恩后,緩緩起身。
對上蕭臨詫異的眼神,她笑了笑,一副慶幸模樣。
蕭臨本有些沉重憤怒的心情被她沖淡了許多。
能接受丟人不代表愿意丟人,崔錦卻愿為了他主動出頭,只為維護他的面子方才也是崔父第一個站在他這邊,維護林昭。
他們父女始終把他放在第一位。
晉王皮笑肉不笑地看著他們回了席間,眼神暗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