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打鐵,每一步該做什么啊,如何把控溫度啊什么的。
這些經(jīng)驗之談絕對可以當教科書用了。
但是經(jīng)驗豐富的工匠,不代表就是個好老師。
甚至很多工匠打字兒都不識一個
,讓他們寫教材,屬實是有些為難了。
后來這件事兒也就不了了之了,會寫的,想寫的那就寫一下,不會寫的就算了。
眼看職業(yè)技術學院都要建了,教材問題肯定是要解決的。
朱吾適想到了一個笨辦法。
以前的技術工作都是口口相傳的。
那朱吾適是不是可以找些會寫字會畫畫的,跟著工匠們上班。
工匠一邊工作,一邊把每個步驟都詳細介紹一遍。
還是拿打鐵匠來說。
今天鐵匠要打造一把長刀。
從選材開始,就讓這個鐵匠一邊講解一邊工作。
旁邊就有人把他的話整理出來,寫到紙上。
例如選材,打造長刀要選什么材料啊,為什么選這個材料啊。
清清楚楚地寫到紙上。
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學生如果選擇了鐵匠這個專業(yè)。
前期就可以學習這些記錄下來的基礎內(nèi)容。
等到記得滾瓜爛熟了,再去給鐵匠打下手,實踐一下。
這樣等到畢業(yè)了,不說馬上就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鐵匠吧,起碼當個副手是沒什么問題的。
畢竟理論都知道了,缺的就是實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