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記載,會的人死了,這個東西就消失了。
就說老六的大明皇家科學研究院,招的工匠越來越多,各種創(chuàng)新也是層出不窮
。
其實很多都不是創(chuàng)新,是工匠們從師傅那里學來的,以前都是自己用。
大明皇家科學研究院給他們高工資,好的福利待遇,就連子女就業(yè)
問題都解決了。
這些人衣食無憂后,才愿意把這些經(jīng)驗掏出來。
老六讓人整理成冊,供研究院所有人學習。
這才是大明的科技樹點亮得這么快的原因。
真以為搞點兒現(xiàn)代科技就行了啊。
知識斷層了解一下。
一個人如果只會小學或者初中數(shù)學,你教他高數(shù),他能學會嗎。
也許能,但那都是天才中的天才。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的。
朱吾適之前做的,就是整合兩個世界現(xiàn)有的東西,先把變化呈現(xiàn)出來,讓人們看到成果。
想要延續(xù),就要開始打基礎了。
而打基礎的第一步,就是教育的普及。
還是那句話,如果士農(nóng)工商,每個階層都有大量讀書識字的人。
三百六十行,每個行業(yè)都有大量讀書識字的人。
想不發(fā)展都難。
剛好這會兒菜上來了。朱吾適拿起筷子對兩人說道。
“吃飯,邊吃邊說。”
兩人也不客氣,拿起筷子開始吃飯。
解縉他爹是知道朱吾適不喜歡人客氣,吳所畏是天生就不知道啥是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