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刻從背包里拿出碘伏棉簽和創(chuàng)可貼,消毒的動作比之前處理任何標本時都要輕柔百倍。
"以后不許再這樣冒險了,"
他低著頭,聲音悶悶的,"有什么事先叫我,有我在呢。"
當晚的篝火晚會上,當全班同學起哄讓班長表演節(jié)目時,陳陽在眾人的目光中緩緩走向拾穗兒。
跳動的火光在他深邃的眼眸中閃爍,他變魔術(shù)般從身后拿出一束不知何時采來的、用草莖捆扎的野雛菊。
"四年前迎新那天,我就注意到那個寧可自己吃苦也要把助學金讓給別人的姑娘。"
他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了每個人耳中,"這四年來,我最大的愿望不是順利畢業(yè),也不是找到好工作,而是……"
他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望進拾穗兒含淚的雙眼,"而是能繼續(xù)陪在你身邊,看你實現(xiàn)讓戈壁變成綠洲的夢想。"
在滿天繁星和全班的歡呼聲、掌聲中,拾穗兒的眼淚終于決堤。
她接過那束在風中微微顫抖的野雛菊,撲進了陳陽張開的懷抱。
原來最美好的告白,不是甜言蜜語,而是四年如一日的默默守護與支持。
夜深時分,同學們陸續(xù)回到帳篷休息。拾穗兒和陳陽卻并肩坐在營地邊的草坡上,整理著最后一批樣本數(shù)據(jù)。
夜風微涼,陳陽默默將外套披在拾穗兒肩上。
月光如水銀瀉地,將兩個依偎在一起的年輕身影拉得很長。
拾穗兒看著標本箱里并排放置的土壤樣本——它們來自草原的不同方位,卻最終匯聚于此,就像他們各自走過漫長道路,終于在此刻相遇,并決定攜手走向共同的未來。
晨光再次灑落廣袤草原時,拾穗兒在采樣記錄的最后一頁鄭重寫下:最珍貴的標本,是共同成長的時光;最美麗的風景,是與你并肩看過的晨昏。
而陳陽在她身旁,正將新采的雛菊輕輕夾進她的標本冊。
花開兩朵,交相輝映,恰似他們剛剛開始的、充滿希望的嶄新人生篇章。
當大巴車緩緩駛離草原,拾穗兒靠在陳陽肩頭,看著窗外無垠的綠色向后飛逝。
她的手被陳陽緊緊握著,掌心相貼的溫度讓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與踏實。
四年的默默守護,五天的朝夕相處,終于讓兩顆早已相互靠近的心,勇敢地貼在了一起。前路或許仍有風雨,但拾穗兒知道,只要身邊有這個人在,她就有了面對一切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