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霜白覆竹筐,來客帶秋寒至
村南頭的竹籬笆上積了層淺霜,晨光把阿柚?jǐn)偳暗拇痔胀胝盏梅褐狻K齽偘褧褡懔巳疹^的蘋果脯裝進陶甕,就聽見籬笆外傳來吱呀的推車聲——一輛漆著紅漆的舊手推車停在攤前,車斗里堆著剛織好的粗布小袋,推車的女人扎著藍布頭巾,袖口沾著棉線,手里攥著個布包。
“阿柚妹子,我是鄰村織布袋的巧嬸,”女人把布包放在攤沿上,指了指車斗里的小袋子,“最近趕工織袋子,總熬到后半夜,想找些能墊肚子的甜食,不用加熱,咬著暖乎乎的,還不費牙。”
阿柚剛點頭,籬笆旁又停下一輛馱著行李箱的摩托車,騎車的男生穿深灰色沖鋒衣,背著個相機包,是從城里回村探親的游子陳默,搓著手說:“明天要去山里給爺爺奶奶送東西,路遠,想帶點耐放的吃食,走累了能暖身子,不像涼糕那樣傷胃。”話音未落,一個系著圍裙的小姑娘提著竹籃跑過來,是村頭小飯館的幫工小滿,喘著氣說:“老板娘讓我來問問,有沒有能當(dāng)飯點配粥小食的甜糕,客人喝熱粥時搭著吃,不齁甜還暖胃?!?/p>
霜風(fēng)掠過竹籬笆,帶起幾片干枯的竹葉落在陶甕上,阿柚指尖蹭過甕里的蘋果脯,又瞥了眼巧嬸車斗旁放著的新鮮山藥和板栗,忽然覺得這深秋的霜白里,藏著比初秋更暖糯的甜香味。
二、三款深秋新食,適配手作人與游子
(一)山藥蘋果脯軟糕·夜作墊肚款
-適配場景:深夜手作、趕工加餐,暖糯不費牙,常溫耐放
-基礎(chǔ)原料:
-主料:新鮮山藥300g(選面山藥,去皮切厚片)、阿柚自制蘋果脯70g(去核切細丁,泡軟瀝干)、糯米粉150g(普通家用款)、粘米粉50g(降低黏性,避免過粘)、老冰糖30g(敲碎,增甜不搶味)
-輔料:純凈水80ml(調(diào)節(jié)粉漿濕度)、食用油15ml(分兩份,刷蒸盤和刷糕體)、熟白芝麻6g(撒表面增香)、蜂蜜5g(蒸后刷表面,增加光澤)
-關(guān)鍵步驟:
1。處理山藥與蘋果脯:山藥片放入蒸鍋,上汽后中火蒸20分鐘至軟爛,取出后用勺子壓成細膩山藥泥;蘋果脯丁用溫水泡5分鐘(避免過干結(jié)塊),擠干水分備用。
2。調(diào)粉漿:糯米粉、粘米粉、冰糖碎放入大碗,分次加入山藥泥和純凈水,邊加邊用刮刀攪拌,直至形成無顆粒、不粘手的軟面團(硬度類似橡皮泥),放入蘋果脯丁揉勻,靜置10分鐘。
3。塑形蒸制:蒸盤內(nèi)壁刷一層食用油,將面團分成8等份(每份約60g),揉成圓團后按扁成厚度1cm的圓餅,擺放在蒸盤上,表面刷一層薄食用油,撒上熟白芝麻;蒸鍋上汽后放入蒸盤,中火蒸15分鐘,關(guān)火燜3分鐘。
4。增香定型:取出蒸好的軟糕,放涼至溫?zé)幔s40c),表面均勻刷一層蜂蜜,靜置5分鐘讓蜂蜜滲透。
5。成品特點:糕體軟嫩不粘牙,山藥的綿密混著蘋果脯的酸甜,常溫放6小時仍保持暖糯口感,不用加熱就能吃。巧嬸裝了三塊放進布包:“半夜織袋子餓了,咬一口暖乎乎的,不費牙還墊肚子,比啃饅頭舒服多了”,這便成了“阿柚山藥蘋果軟糕”。
(二)板栗棗脯能量餅·山路暖身款
-適配場景:山路行走、戶外暖身,頂餓抗寒,耐存放
-基礎(chǔ)原料:
-主料:新鮮板栗200g(去殼去內(nèi)皮,切小?。?、阿柚自制棗脯60g(去核切細丁,選肉厚金絲棗脯)、全麥粉120g(含麩質(zhì),增加飽腹感)、麥芽糖40g(熬膠粘合,提供能量)、花生碎15g(烤熟去衣,壓成粗粒)
-輔料:黃油20g(軟化,增加酥脆度)、白砂糖10g(中和棗脯甜味)、清水25ml(調(diào)節(jié)面團濕度)、食鹽1g(提味,平衡甜度)、熟黑芝麻5g(撒表面增香)
-關(guān)鍵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