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絮香撲竹案,故人攜風至
村東的老槐樹飄起雪似的絮,風卷著細碎的白落在陳晚星的竹案上——案頭擺著剛曬透的紫蘇葉,竹篩里攤著半干的楊梅,旁邊粗陶碗中盛著澄亮的槐花蜜。她正用細棉線把紫蘇葉串成串,忽聽見巷口傳來馬蹄輕踏青石板的聲響,抬頭便見謝景淵牽著匹棗紅馬站在槐樹下,玄色錦袍下擺沾著些草屑,腰間掛著個竹編食盒,手里還提著個竹簍,簍里襯著油紙,裝著幾顆帶著泥點的新鮮慈姑與一捧嫩菱角。
“晚星,”他把馬拴在槐樹下,提著竹簍走近,指尖還沾著菱角殼的清潤潮氣,“昨日去河灣采菱,見岸邊慈姑剛冒芽,想著你總愛琢磨些鮮食;又聽說鎮(zhèn)上最近來了波游商,帶了些南邊的新貨,順手換了點綠豆蔻與干茉莉花,或許能配你案上的楊梅?!?/p>
話音未落,巷尾傳來木車轱轆的“吱呀”聲,是鎮(zhèn)上酒樓的管事王掌柜,推著輛小推車趕來,車上放著個陶甕與幾包干貨,擦著汗道:“晚星姑娘,酒樓最近想添幾道暮春小食,客人們嫌油膩,要些清鮮帶點酸的,還得能配酒;后廚師傅試了好幾樣都不對味,想著你這兒總有些新鮮點子,特地來求個方子。”說著掀開陶甕,里面是浸在涼水里的新鮮青梅,“這是今早剛摘的青梅,還帶著露,你看看能不能用。”
謝景淵伸手拈起顆青梅,指尖蹭過果皮上的白霜,轉(zhuǎn)頭看向陳晚星:“暮春食鮮,青梅、慈姑、菱角都是當季好物,倒能湊出幾樣不重樣的吃食?!蓖硇屈c頭,指尖掠過竹篩里的楊梅,又瞥了眼謝景淵竹簍里的慈姑與菱角,忽然覺得風里的槐絮香,混著這些鮮物的清潤,比早春多了幾分酸甜的趣致。
二、四款暮春新食,適配酒客與閑居
(一)青梅紫蘇漬·酒樓佐酒款
-適配場景:酒樓佐酒、宴后解膩,酸甜脆爽,常溫耐存
-基礎原料:
-主料:新鮮青梅500g(選硬實、無蟲眼的,果蒂剪平)、干紫蘇葉20g(提前用溫水泡軟,瀝干切絲)、白砂糖200g(分兩份,調(diào)節(jié)酸甜度)、冰糖150g(敲成小塊,增加清潤感)
-輔料:純凈水300ml(煮糖用)、鹽20g(腌制青梅去澀)、高度白酒15ml(可選,增加風味層次,防腐)、玻璃密封罐1個(提前用沸水燙洗,晾干)、檸檬1個(取汁,增酸提鮮)
-關(guān)鍵步驟:
1。處理青梅去澀:青梅放入大碗,加足量清水沒過,滴入5ml白酒(防變質(zhì)),浸泡24小時,期間換3次水;撈出青梅,放入另一個大碗,加15g鹽與沒過青梅的清水,浸泡8小時(進一步去澀),撈出用清水沖洗3遍,瀝干水分,用廚房紙吸干表面潮氣(避免后續(xù)發(fā)霉)。
2。煮制糖液:小鍋倒入純凈水,放入白砂糖100g、冰糖,開小火慢慢煮,邊煮邊攪拌至糖完全融化,關(guān)火放涼至室溫,加入檸檬汁攪勻(避免高溫破壞酸味)。
3。分層腌制:玻璃罐底部鋪一層紫蘇葉絲,放一層青梅,撒一層白砂糖(剩余100g分多次用),再鋪一層紫蘇葉,重復至食材放完,最后倒入放涼的糖液,確保沒過所有青梅;若喜歡酒香,沿罐壁淋入剩余10ml白酒,輕輕晃動罐子讓糖液分布均勻。
4。密封保存:蓋緊罐蓋,放入陰涼通風處,每天打開蓋子攪拌1次(讓青梅均勻吸糖),連續(xù)攪拌3天后密封,靜置7天即可食用(腌制時間越長,青梅越入味,酸甜度越均衡)。
5。成品特點:青梅呈淡黃綠色,裹著透亮的糖液,表面沾著紫蘇的紫絲,入口先酸后甜,脆爽不澀,紫蘇的辛香混著青梅的果香,嚼起來帶著清潤的汁水——王掌柜帶回酒樓,客人就著米酒咬一口,酸意解了酒的烈,甜味壓了菜的膩,酒過三巡再吃一顆,嘴里的油膩感全消,連呼“比腌黃瓜清爽多了”,這便成了“晚星青梅紫蘇漬”。
(二)慈姑菱角糕·閑居茶點款
-適配場景:庭院閑坐、配茶解悶,軟糯帶顆粒,現(xiàn)做現(xiàn)吃
-基礎原料:
-主料:新鮮慈姑150g(去皮,切薄片)、新鮮菱角200g(去殼,取菱角肉,一半切小丁,一半碾成泥)、粘米粉120g、糯米粉80g(增加軟糯度)、白砂糖50g(根據(jù)口味調(diào)整)
-輔料:純凈水100ml(煮慈姑用)、黃油15g(融化,刷模具防粘)、熟白芝麻5g(撒表面增香)、方形不粘模具1個(6cmx6cm,墊油紙)、玉米淀粉10g(操作時防粘)
-關(guān)鍵步驟:
1。處理慈姑與菱角:慈姑片放入小鍋,加50ml純凈水,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煮5分鐘至變軟(不煮爛,保留少許脆感),撈出瀝干;菱角肉洗凈,一半放入料理機(或用勺子壓)碾成細膩的菱角泥,另一半切成0。5cm見方的小丁,備用。
2?;旌戏垲惻c食材:粘米粉、糯米粉、白砂糖、玉米淀粉放入大碗,用手搓勻,避免結(jié)塊;倒入煮軟的慈姑片、菱角泥、菱角丁,加剩余50ml純凈水,邊加邊攪拌,揉成不松散、不粘手的粉團(若粉團太干,可少量加水;太粘則加少許粘米粉)。
3。壓模定型:模具內(nèi)壁刷一層融化的黃油,底部鋪油紙,將粉團均勻填入模具,用手掌輕輕壓實(確保內(nèi)部無空洞,表面平整),再用刮板刮去多余粉團,撒上熟白芝麻,輕輕按壓讓芝麻粘牢。
4。蒸制定型:蒸鍋上汽后,放入模具,中火蒸25分鐘,關(guān)火后燜5分鐘(防止糕體夾生);取出模具,放在晾架上放涼至溫熱(太熱易散,太冷太硬),脫模后切成3cmx3cm的小方塊。
5。成品特點:糕體呈淡奶白色,透著慈姑的淺黃與菱角丁的嫩白,入口軟糯卻不粘牙,嚼到菱角丁時帶著脆爽,慈姑的清甜混著米粉的米香,配一杯溫茶吃,茶的醇厚襯得糕體更顯清鮮——謝景淵坐在槐樹下,捏起一塊放在唇邊,風卷著槐絮落在糕上,他笑著說“這糕比城里的綠豆糕多了幾分野趣,閑時吃兩塊,倒不辜負這暮春風光”,這便成了“晚星慈姑菱角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