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日樵煙,酥糖引舊友
山塢的冬日總起得晚,辰時過半,朝陽才勉強爬過山頭,給院外的老樟樹鍍上一層淡金。陳晚星正蹲在灶房門口,翻曬著竹匾里的桂圓干——是鎮(zhèn)上雜貨鋪張掌柜昨日捎來的,肉厚核小,曬得干爽,捏在手里沉甸甸的。謝景淵則從柴房扛出一捆松木,劈成小塊碼在灶邊,松木的清香混著灶火的暖意,漫出小院。
“今早老秦路過,說近來山上風大,樵夫們砍半天柴就手腳發(fā)僵,吃不下冷干糧,”謝景淵擦了擦額頭的薄汗,指著竹匾里的桂圓,“孫先生說桂圓能補氣血,核桃能強筋骨,配著芝麻熬成糖,既能揣在懷里暖手,吃著又頂餓,正適合他們?!?/p>
晚星拿起一顆桂圓,剝殼塞進嘴里,果肉甜潤,帶著陽光的焦香,“前幾日阿硯說,林先生畫雪景時總嫌手冷,握不住筆。這糖若做得緊實,揣在袖筒里,既能暖手,又能隨時掰一塊吃,比暖爐還方便?!?/p>
話音未落,院外就傳來“噔噔”的腳步聲,伴著松木特有的松脂香——樵夫老秦扛著一捆新鮮的松木,背上還背著個布包,大步走來。他穿著件打了補丁的粗布短褂,褲腳沾著泥土,臉上凍得通紅,卻笑得爽朗:“晚星姑娘,謝小哥!可算趕上你們在家!”
謝景淵遞過一碗滾燙的姜茶,“老秦來得正好,正要熬些暖身的酥糖,你先喝碗茶暖暖身子。”老秦接過茶碗,一飲而盡,哈出一口白氣,“痛快!這幾日山上冷得邪乎,砍柴時手凍得跟胡蘿卜似的,吃啥都不香。昨日見貨郎老周揣著你們做的糍粑,我就想著來討些能揣著吃的點心,省得中午啃凍硬的窩頭。”
晚星剛把桂圓干收進瓷罐,就見院外又跑進來兩個半大的小子,是老秦的兩個徒弟,阿武和阿力,手里各提著一個竹籃,“晚星姐姐!師父說你們做的點心好吃,我們也來幫忙!”竹籃里裝著剛剝好的核桃,顆顆飽滿,還帶著新鮮的果仁香。
老秦拍了拍徒弟的頭,笑著打開背上的布包,里面是兩塊打磨光滑的棗木,“姑娘,這棗木是后山老棗樹上砍的,木質(zhì)硬實,做案板、搟面板最耐用。今日就用這個,換你些酥糖,給兄弟們揣著上山,暖手又頂餓?!?/p>
晚星摸了摸棗木,紋理細膩,還帶著淡淡的棗香,“老秦太見外了,這點心本就是給大家暖身子的。正好你們來了,幫著剝核桃、炒芝麻,人多快些。”謝景淵則轉(zhuǎn)身進了灶房,拿出陶甕里的白芝麻、麥芽糖,“孫先生說,這糖要熬得酥而不脆,黏而不粘牙,得用慢火熬夠時辰。”
二、桂圓核桃芝麻糖·暖身酥軟款
-適配場景:樵夫上山、畫匠暖手、農(nóng)戶農(nóng)閑,常溫可存25天(密封后放入陶甕,避免受潮軟化),冷藏可存40天(取出后需放置5分鐘回溫,恢復酥軟口感),口感酥軟黏糯,桂圓的甜潤、核桃的香脆與芝麻的醇香交織,含在嘴里能慢慢化開,揣在懷里能當暖手寶,補氣血、強筋骨,尤其適合冬日戶外勞作、久坐畏寒的人群。
-基礎原料:
-主料:張掌柜送的桂圓干80g(選莆田桂圓,肉厚核小,提前用溫水泡發(fā)30分鐘,去核后撕成細絲)、老秦徒弟剝的新鮮核桃100g(去殼去衣,保留完整果仁,避免苦澀)、白芝麻120g(選當年新芝麻,無雜質(zhì),洗凈瀝干)、寧夏枸杞20g(無硫熏,泡軟后瀝干,增加甜度和色澤)
-輔料:古法麥芽糖150g(選無添加的農(nóng)家麥芽糖,黏稠度高,熬制后更酥軟)、土紅糖60g(掰成小塊,增加暖身效果,避免過甜)、白砂糖30g(調(diào)節(jié)甜度,平衡食材本味)、清水50ml(溶解糖塊,避免焦糊)、黃油15g(防粘用,熬糖時刷模具,無黃油可用豬油代替)、熟面粉20g(撒在案板上防粘,中筋面粉炒熟至微黃)、長方形模具1個(25cmx15cm,內(nèi)壁刷油防粘)、鐵鍋1口(厚底鐵鍋,受熱均勻,避免熬糖焦糊)、木鏟1把(耐高溫,攪拌糖液用)、菜刀1把(切糖塊,刀身需提前刷油)、油紙(包裹糖塊,防粘防潮)、密封陶甕(儲存用,墊一層油紙)
-關鍵步驟:
1。處理核心食材:
-白芝麻放入無油鐵鍋,小火慢炒8分鐘(全程不停翻動,炒至芝麻微黃、有明顯香氣,避免炒糊發(fā)苦);取出后倒入竹匾,攤開晾涼(冷卻后芝麻香更濃,且不易結(jié)塊),備用。
-新鮮核桃放入蒸鍋,中火蒸5分鐘(蒸至果仁微軟,去除澀味);取出后放入無油平底鍋,小火炒3分鐘(炒出核桃的堅果香,增加酥脆感);放涼后用刀背輕輕敲碎(顆粒大小約1cm,保留完整果仁,避免碎成粉末),備用。
-泡發(fā)好的桂圓干去核后,用手撕成0。5cm寬的細絲(避免整塊放入,熬制時不易入味);枸杞用溫水泡軟5分鐘,撈出瀝干水分,用廚房紙吸干表面水汽(避免熬糖時出水,影響糖體凝固),備用。
2。熬制糖液:
-厚底鐵鍋中放入麥芽糖、土紅糖、白砂糖,加入50ml清水(水量以剛好沒過糖塊為宜);開小火,用木鏟朝一個方向緩慢攪拌(避免糖塊粘底焦糊,攪拌至糖塊完全溶解,液面無顆粒)。
-糖塊溶解后,轉(zhuǎn)微火繼續(xù)熬制15分鐘(期間需不停攪拌,觀察糖液狀態(tài):用木鏟挑起糖液,滴入冷水中能迅速凝固,且捏在手里不粘手,即為熬制到位,避免熬過頭導致糖塊過硬)。
-熬好后關火,迅速加入炒好的白芝麻、核桃碎、桂圓絲、枸杞,用木鏟快速翻拌30秒(動作需快,避免糖液冷卻凝固,導致食材混合不均);確保每粒食材都均勻裹上糖液,形成黏稠的糖團。
3。模具塑形與冷卻:
-長方形模具內(nèi)壁均勻刷一層融化的黃油(包括模具底部和四周,防粘效果更佳);將拌好的糖團迅速倒入模具中,用木鏟趁熱壓實(力度均勻,確保糖團填滿模具角落,避免出現(xiàn)空洞);用木鏟將表面刮平(使糖塊表面平整,便于切塊)。
-待糖團自然冷卻至微溫(約40c,用手觸摸模具外壁不燙手),將模具倒扣在鋪有熟面粉的案板上,輕輕敲擊模具底部,使糖塊完整脫模(若粘連,用刀沿模具邊緣劃一圈即可)。
-脫模后的糖塊放在案板上,繼續(xù)晾涼至室溫(完全冷卻后糖塊硬度適中,便于切塊,避免熱切導致糖塊變形);冷卻過程中,在糖塊表面撒一層熟面粉(防止表面受潮發(fā)黏)。
4。切塊與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