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該回避?”
畢竟,啟蒙之法,在士族中都是秘不外傳的。
沒想到。
這年輕人擺了擺手:
“不用?!?/p>
然后他轉(zhuǎn)頭看向另一群孩子。
“昨天教你們的那些符號,還記得嗎?”
“記得!”
其中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眼中泛起光亮。
“好!”
“今天再多教一點,不多,就是這十個字。”
朱雄英心里清楚。
就算用拼音輔助,想讓孩子們短時間內(nèi)全部掌握這些字,也不太現(xiàn)實。
于是,他采用了一個簡單直接的方法。
先教這十個字——
“春濃隨意綠!”
“樹影泛槐煙!”
他一邊念,一邊將字一個個寫出來。
接著在每個字的下方標(biāo)上拼音。
讓孩子們只需要記住拼音讀音。
這一次,和劉夫子平日的教法完全不同。
劉夫子以前總是一邊講字形,一邊說含義,什么“說文解字”,什么“春天為四季之始”,講得孩子們一臉茫然。
而朱雄英只做一件事:教會他們拼音的讀音。
讓他們反復(fù)練習(xí),直到熟悉為止。
然后再把拼音和字體對應(yīng)起來。
他不急著教全部拼音。
只挑出這十個字里會用到的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