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以身阻止謝喬攜天子離京。
阻力是可以預見的,但謝喬絕不會因此停下腳步。
謝喬看著他,聲音平淡如水:公不必如此,我心如鐵,勢在必行。公若阻攔,不過是螳臂當車,徒增殺戮。我知道我要做什么。
皇甫嵩慘然一笑:食漢祿,忠漢事。為臣者,死得其所。
謝喬長久地凝視著他。
眼前閃過過去的一幕幕。黃巾之亂,她攜兵馬初出茅廬,從中原,到河北,他像一位長者,推功提攜。他是她的長輩,是她的引路人。
但時光不可倒流,人心亦然。
她不止一次地想過,將皇甫嵩招入麾下,憑借其能力威望,那一定是軍政重臣。
可惜道不同,不相為謀。
他有他的忠君之道,有他愿意以身殉之的堅持和信仰,不必強求。
皇甫公請自便。
說罷,謝喬不再言語,決絕地轉(zhuǎn)過身,示意東進。
就在此時,她身后傳來一聲利刃破開皮肉的輕響。
謝喬的腳步微微一頓,但終究沒有回頭。
在她身后,皇甫嵩已然撿起了地上的長劍,自刎而死。他的身軀晃了晃,最終向前倒下,仆倒在自己以死捍衛(wèi)的道路上,雙目依舊圓睜,望著天子車駕離去的方向。
幾乎同一時刻,虎牢關(guān)厚重的關(guān)門在絞盤的吱嘎聲中緩緩開啟。
謝喬的車隊順利出關(guān)。車隊在前,牛輔余部的三千人馬在后,魚貫而出。
車隊剛出虎牢關(guān)不足十里,行至開闊地帶,前方地平線上便騰起一道黃龍般的煙塵,蹄聲隱隱如雷。
護衛(wèi)在車隊旁的軍士立刻緊張起來,紛紛握緊了手中的兵器。
牛輔那三千人更是騷亂不安,他們本就是驚弓之鳥,此刻以為是關(guān)東諸侯殺到,不少人已經(jīng)面如死灰。
一名斥候快馬加鞭前去探查,不多時便飛馳而歸,高聲稟報道:主公,是前來接應(yīng)的人馬!
片刻之后,那支軍隊的全貌顯露出來。
軍容整齊,甲胄鮮明,與謝喬身后疲敝的降兵形成鮮明對比。一面繡著謝字的大旗在隊列前方迎風招展。
這時,一名身披重甲的校尉催馬而出,奔至謝喬車前,利落地翻身下馬,單膝跪地,聲如洪鐘:末將在此恭候主公!
謝喬心頭完全不虛了,既然挾天子入梁,那就再來些陣仗,把場面做足。
傳令下去。
一名傳令兵立刻策馬靠近,躬身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