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照野擱在皮褥下的手,無意識地攥緊了那枚墨玉棋子,冰涼的棱角硌得掌心生疼。
“殿下,”她本想解釋幾分,又感到無濟于事,索性咽下那些無用的辯解,長嘆了口氣,迎上蕭允貞雙目,神情坦蕩,正色問道,“不置之死地,又如何后生?”“的確,果然是你會做出來的事情,夠不要命。
”蕭允貞撐起下顎,微微歪著頭,狀似思考,不過半刻,他竟緩緩點點頭,應(yīng)道,“嗯,我知道了。
”裴照野看著他,這與她預想中的情形相差甚遠,她本以為蕭允貞定然會大發(fā)脾氣,質(zhì)問她,甚至威脅她,她沉默了片刻,終是輕聲問道:“殿下……不生氣嗎?”蕭允貞笑了一聲,他抬起手,撫上裴照野的臉頰,指腹在她顴骨處輕輕摩挲,“當然生氣啊。
”“收到你信的前一天,我從姐夫那聽來,說你們裴氏有個叫裴柔海的,人瘋了,官也沒了,從戶部除了名,連命都沒了,”他頓了頓,掐了下她施粉的臉蛋,留了一處微紅的印子,“你猜我信不信那套說辭?”“我找沈介休前來問話,她支支吾吾的,只敢回姐姐的話,說來,我并不在乎你家中所為何事,反復問起你的情況,她才說裴娘子病得極重,似是中毒之兆。
呵,我氣得砸了姐姐屋里好幾個前朝官窯的瓷瓶,連你送我的那琴,也差點一并砸了。
”蕭允貞那只手,順著她頷邊下滑,來回撫過她脖頸,“后來想想,琴倒是不會騙人,好端端的,音色也尚可,留著聽聽曲兒也不錯,便讓人收起來了。
”他話鋒一轉(zhuǎn),干脆收回了手,盯向她唇上被抿得失色的胭脂,續(xù)道:“不過今天,裴娘子這番解釋,我很滿意。
你肯主動遞信,費心思勻粉、點胭脂,像這般哄我高興,還一五一十地告訴我前因后果。
態(tài)度還算不錯。
”“我今日心情尚可,便不同你計較了,下不為例。
”蕭允貞身體后仰,靠向椅背,瞇起鳳眸,淡然道。
“殿下……”裴照野頗感意外,怔了怔,隨即彎起眉眼,掩袖笑了笑,顯露出一份難得的柔和,“殿下深明大義,照野,甚為感佩。
”“深明大義?我?”蕭允貞像是聽到了天大的笑話,一陣錯愕,他瞇起鳳眸,眉心蹙起,似在回憶,“真稀奇,這詞還能安在我頭上,可真是開天辟地頭一遭。
”他搖搖頭,續(xù)道:“裴含章,你別是弄錯了,我不計較,不過是因為,這是最后一次容忍你。
母親歸京在即,等到圣旨一下,我進了你這裴家的門,你若還想折騰,那可由不得你了。
”暖閣內(nèi)燭火跳躍,在他昳麗的側(cè)臉上投下明滅的光影,蕭允貞忽然壓低了嗓音,貼到裴照野跟前,“那天,我仔細考慮過了,你若還敢這般玩命,倒不如死在我手里。
”裴照野的心跳驟然漏了一拍,呼吸隨之一窒。
蕭允貞抬起胳膊,輕柔廣袖順著他的小臂滑下一段,他的指尖在空中虛劃了一下,“既已做不了結(jié)發(fā)妻夫,那我便拆了你的發(fā)髻,將你我二人的頭發(fā)捆上紅繩,束在一處。
青絲同心,血脈相連,到那時,我再陪著你一起去死,做一對黃泉鴦鴛,豈不正好?”他絮絮叨叨地說著,指腹勾起裴照野發(fā)間垂下的一縷青絲,拾到唇邊,輕輕落下一吻,道:“遺發(fā)如見。
說不定,憑著這縷發(fā),來生我也能循著它,找到你呢?”每一個字都輕飄飄的,如旖旎情話,絲絲縷縷纏繞上來,扼住臟器,裴照野忘記了呼吸,忘記了思考,只怔怔地看著他,像是第一天認識蕭允貞這個人。
她突然覺得,安陽郡君似乎也沒有傳言中所說的那么不可理喻、那么狂悖瘋癲。
幼承庭訓,圣賢書卷浸潤骨血。
于情之一字,她所知所感,皆源于典籍典故。
曾讀《柏舟》,見之死矢靡它,雖感其貞烈,卻總覺渺遠隔世,如觀前朝壁畫,色彩濃艷而神髓難觸。
母父鶼鰈情深,溫言細語,相敬如賓,已是她心中妻夫和睦之典。
母親未曾納侍,一生一世一雙人,母親辭世,父親悲痛欲絕,終是隨母親而去,可謂死生契闊。
彼時年幼,只覺哀慟難當,不解其深意。
待到如今,閱盡世情,更覺此等托命于情、生死相隨的至性至情,幾近絕響,不過是書頁間供人憑吊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