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生平志向,在于隨方設教,歷劫為師。既然在青冥天下道不行,這位道士就去了西方佛國。
除了兩把主位椅子,其余該來的,可以來的,都已到齊。
此刻依舊空著的三個位置,是注定不會來了。
除了桐葉洲的荀淵和韓玉樹,還有曾經(jīng)的金甲洲第一人,與妖族勾連、選擇叛出浩然的完顏老景。
只是阻攔完顏老景的功臣之一,今天也在場,便是金甲洲劍修徐獬。
當年如果不是他跟韓光虎一起出手,金甲洲戰(zhàn)場局勢恐怕只會更加糜爛不堪。
這是一位不到兩百歲的仙人境劍修,在山上有那“劍仙徐君”的美譽。
在那之前,徐獬別說什么名動天下,就是在家鄉(xiāng)金甲洲那邊都是籍籍無名。
徐獬端坐,橫劍在膝,閉眼默然。
他如今是皚皚洲劉氏的客卿,在桐葉洲南邊的渝州驅山渡,負責接引劉氏的跨洲渡船。
徐獬對落魄山觀感不錯,還曾參加過青萍劍宗的開宗典禮,尤其是對曾經(jīng)在他家鄉(xiāng)那邊出拳殺妖的裴錢,極為欣賞。
上次見到裴錢,這位心高氣傲的劍仙,說法謙虛,說自己金甲洲山上還有點關系,讓裴錢下次游歷金甲洲的時候,在那種不宜泄露身份的時候,就報他的名號。
徐獬是在百來年前進入此地,占據(jù)一席之地,當時他剛剛躋身上五境。
曾經(jīng)遇到一個莫名其妙的中年男人,對方瞧著貌不驚人,看不出道行深淺,那人只說自己在尋找一位合適的壓勝之人,擔任一個掣肘者。
徐獬拒絕了對方的買賣,哪怕對方給自己指明了一條飛升道路。
對方也沒有強人所難,退而求其次,將徐獬引薦至此,說可以來這邊長長見識,換個角度,看看人間的天高地厚。
徐獬與那人一起結伴游歷過數(shù)年光陰,后者一路長久沉默,極少言語,偶爾發(fā)問,都是天大的問題。
徐獬根本不覺得自己一個劍修,能夠解答那幾個疑惑,甚至覺得那些問題,就不可能有確切的答案。
曾經(jīng)有過一場問答,那人先問一句,“天地間,美之所以為美,是因為有丑的襯托。善之所以為善,是有惡的存在。徐獬,你認可這個道理嗎?”
徐獬覺得這個道理還算粗淺,便回了一句,“當然認可。孤陽不生,獨陰不長。”
“那你覺得怎么樣的世道,才算好世道?”
那人問過問題,很快就再補了一句,“你可以完全不考慮能否實現(xiàn),只說你心目中的某種理想狀態(tài)?!?/p>
徐獬試探性說道,“人間太平,政通人和,山上清凈,各自修行。仙凡融洽共處,陰陽運轉有序,人神鬼仙無爭。眾生各司其職,萬物各得其所?”
聽到這個答案,那人笑著反問道:“我能不能如此理解,換個通俗易懂的說法,世間沒有壞人,都是好人?”
徐獬猶豫不決。如何界定這個“好壞”?誰來界定?
好像猜出徐獬的心思,那人笑道:“那就交由你來界定好了。假設你可以一言決之,再假設整個人間就是有一百個人,那么我又有兩個問題,都是你心目中的好人了,在那一百人的心目中,當真身邊九十九個人當中,便沒有壞人了?這是第一問。第二問,就是你此刻心中所想,留下幾個壞人?一個,還是兩個?這一二人,當真能在這種‘大好’世道中生存嗎?若是十個,十幾個,二三十個,你又如何保證他們的人數(shù),會不會越來越多?干脆來個反客為主。還是越來越少,重返為十,為二,為一,最終為零,繞回到第一問的境地?”